第444章 六年很长吗?橙子用户十年!各怀鬼胎的同行们!
第444章 六年很长吗?橙子用户十年!各怀鬼胎的同行们! (第1/2页)“秦总,五亿的价格不是拍脑袋定的。
根据森联资本的尽职调查,新科目前负债2.1亿,去年亏损1.4亿,市场份额还不到2%,只值这个数。”
陈延森不为所动,果断拒绝道。
“陈……”秦尚志刚要开口,就被戚思阳打断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
好不容易碰到一家有实力的公司,一来愿意接手空调业务,二来愿意追加投资,三来还有买下欣源钣金厂房的打算。
这说明陈延森和森联资本有扩大产能的想法,到时候整个洛阳镇都可能迎来再次腾飞的机会。
就算森联资本只做组装业务,凭着拼呗商城的线上销售渠道,也比新科强上十几倍。
更何况,你秦尚志也不亏,拿着新科的招牌搞贴牌,一年照样能赚不少。
戚思阳微微皱起眉,缓缓开口道:“我觉得五个亿的价格很合理。秦总,新科的品牌所有权还是你的,价值不菲啊。”
言外之意,是劝秦尚志见好就收,别把金主吓跑了。
其他意向买家也就算了,眼前之人可是森联资本创始人,手握多家超级独角兽企业。
真要错过了这次机会,新科恐怕再难遇到这样既有实力又有诚意的收购方。
届时别说五个亿,能否撑过2013年都得另说。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个人的招商业绩。
品牌所有权?
秦尚志略一琢磨,便明白了戚思阳的意思。
他捏着茶杯,久久没有作声,不知过了多久,才重重吐出一口气,艰难地点了点头说:“五个亿也行。”
说白了,他卖掉的不过是地皮、厂区、生产线和专利池。
在他眼里,新科最值钱的依旧是那块招牌。
可在陈延森看来,新科的品牌根本一文不值。因为日后推出的新产品,注定只会叫“橙子空调”。
用不上的东西,和路边的野草没什么两样。
“迪伦,后续的工作你来对接。”陈延森随即吩咐道。
迪伦是谁?
高伟林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是自己的英文名,顿时一脸激动。
老板竟头一回喊他的英文名。
在国内,下属或创业者通常喊他高总,周受志、王腾这些人则喊他老高。
久而久之,陈延森若是不叫他老高,反倒让他心里有些不自在。
“好的老板。”高伟林连忙应道。
对陈延森来说,收购成功后,立即就要着手改造生产线,将空调品类纳入橙子科技的商业版图,为后续的智能家居战略做准备。
买下新科,能节省大量厂区建造、技术积累和员工培训的时间与成本,不然单是磨合期就得三个月。
大致的合作意向确定后,戚思阳瞬间放下心来,主动端起茶壶,殷勤地为陈延森斟茶倒水。
若被外人瞧见,多半要惊掉下巴。
他的助理见状,脸上波澜不惊,丝毫不敢表露任何情绪波动,生怕因此惹得老板厌烦。
陈延森笑笑,礼貌道了一声谢。
花花轿子人人抬,一饮一啄间,关系才能长久稳固。
关于这一点,他向来拿捏得恰到好处。
三言两语就把戚思阳说得哈哈大笑,甚至不等他主动开口,对方就主动提出了一堆税费减免、低息贷款、人才引进等政策。
“戚先生,会不会很为难?”陈延森笑着问道。
“为难我也得办,我想想办法,把低息贷款做成无息模式,尽量覆盖贵公司的前期投入。”
戚思阳拍着胸脯说道。
“多谢。”陈延森以茶代酒,与戚思阳轻轻碰了一下。
此刻,戚思阳眼中已没了秦尚志的身影。
两个小时后,三人的茶杯换成了酒杯,位置也从新科总部挪到了市中心的豪华包厢内。
直到深夜十点半,酒局散去,他才回酒店。
第二天一早,他把随行的行业分析师、财务和法务人员留给老高,接着又和新科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逐一面谈,从中筛选出靠谱的储备人才。
至于工厂负责人的人选,他暂时没找到合适的,思索片刻后,便让曹达华、蔡景明提交候选人名单,优先考虑自家培养的管理人才。
要是实在没合适的人选,再从格力、美的或海尔那边挖人。
下午三点,他乘车返回虚城,高伟林则留下处理收尾工作。
与此同时。
陈延森带着森联资本“大管家”高伟林前往新科的消息,很快就在空调行业传开了。
海尔的周杰云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他张了张嘴,硬是把到了嘴边的脏话咽了回去。
正如之前所想,陈延森想做空调生意,谁能拦得住?
要不,海尔也跟橙子科技合作试试?
虽说海尔在手机的供应链、系统优化、生产制造等方面有一定的技术沉淀,但跟橙子科技这一后起之秀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
上半年只卖了140万台,还沾了家电下乡政策的光,销量还没网易手机高。
敢跟360手机比,周弘毅都会认为海尔在蹭自己流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