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数码小屋》
第358章《数码小屋》 (第1/2页)“具体的我也不太懂,”杜艳香老实回答,手指挠了挠头,“但陈总在报告里写,他的目标是研发‘强易III型基因提取液’,这首先要得到‘多效基因突变体’,就是那种能同时改变多个性状的基因,既能提高免疫力,又能增强机体能力。而这种基因只能在恐龙的干细胞里去找,等确定突变方向稳定了,再尝试用到人体上……”
“那还不让他快点!”段金虎急着插话,“董事长等着用呢,他磨磨蹭蹭的像什么话!”他的目光落在玻璃瓶上,心里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他记得很清楚,“强易I型”是陈厚岩第一次成功提取出活性基因的产物,当时还因为纯度不够,导致几名试验员出现了轻微的过敏反应。这“强易I型”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副作用吗?
“难怪董事长对他不放心,”他暗自心想,“这人总喜欢搞些‘突破性试验’,这次去了白垩纪,谁知道又会搞出什么古怪东西。”
一切都只能等待结果了。
在白垩纪,离科学考察队营地不远的地方,有一间用树干和茅草搭成的简陋小屋,屋顶还盖着几块防水布。那里每天都有队员轮流站岗值班,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这里是小豆子陈苗苗和计算机通信专家方盛国一起,在临时营地旁搭建的一间综合性多媒体数码港。
设施的一切能源都得向自然借力,风吹动风车带动发电机,阳光被太阳能板吸收转化,山涧的水流推动简易水轮,科考队的临时基地也是靠着这些清洁能源维持运转的。
为方便科考工作推进,在数码港中总部投放的一套“幸福旅行者”组合电脑装置,非常受欢迎。它功能强大得惊人,既能通过时空镜像仪与现代社会的所有网络信息实时链接,即便在信号不稳的极端条件下,也能通过量子互应技术复制2052年的核心数据,轻松完成邮件收发、新闻浏览和电视节目点播。
而它便捷的个性化交互功能则是年轻队员们都喜欢的,因为这里已是团队的联系中心,队员们可以通过超意腕式仪就能在此接收任务、汇报进展、规划工作,闲暇时还能用来休闲娱乐。
邹东旭对这套设备赞不绝口,称它是“全智能聪明绝顶的多媒体神器”。因为在这里,队员们能轻松进行音频视频的采集、整理与编辑,甚至能制作特效多媒体相册、备份高端科研数据。因此,在这艰难的远古时代,这间多媒体工作室成了现代年轻人最爱聚会的热闹场所。
而计算机专家方盛国则对它的稳定性是赞不绝口,因为只要是时空镜像面保持稳定,信息传送就始终可靠流畅,即便是设备临时出现故障,“幸福旅行者”的人工智能也会自动启动安全保护模式,隔离故障模块,并自主修复损伤。
由于它的出现让这片远古的土地亮起了微弱却坚定的文明之光。同时,通过多媒体数码巷,二十一世纪得到了更多的鲜活远古信息。现在迫切地需要寻到治疗“哈拉哈病毒”的药方。
在总部的远程指导下,队员们把水下探测机的零件一一组装起来,那是一台通体银色的潜水设备,带着高清摄像头和声呐探测器,专门用来探测神龙湖的水下地形。
队员们正蹲在地上检查设备的电缆,身后传来一阵“哒哒”的马蹄声,西摩拉姆老人派来的绘龙车队到了。
领头的是龙山部落的勇士瓦扎,他骑着一头体型健壮的三角龙,三角龙的颈盾上画着红色的图腾,背上铺着厚厚的兽皮垫子。身后跟着十几辆由绘龙拖拽的板车,绘龙的鳞片泛着青蓝色的光泽,长长的尾巴甩在身后,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地面的轻微震动。
“鹤队长,族巫大人听说你们要去神龙湖,就让我给你们送来这些绘龙板车,它们能在山里走得稳,比你们的越野车好用。”瓦扎跳下车,指了指板车上的储物箱,“里面还装了咱们部落的干粮和水,路上用得上。”
鹤云飞站起身,感激地拍了拍瓦扎的肩膀:“太谢谢了!这几天接连下雨,山路都是泥,我们的越野车确实不好走。”他转头看向队员们,“大家把探测设备搬上板车,咱们跟龙山的朋友一起出发!”
“等等我们!”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喊声,小阿乌和眯鲁骑着大龙马姆跑了过来。队员们看着姐弟俩稳稳地坐在马姆宽阔的背上,纷纷笑着挥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