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化牧为耕,改散为城
第809章 化牧为耕,改散为城 (第1/2页)这时,一直闭目养神的萧何缓缓睁开了眼睛。他声音不高,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诸公之论,皆在‘治标’。然草原之患,根在于其‘游牧’之本身。逐水草而居,则部落离散聚合无常;以马匹为命,则来去如风,难以管辖。若要根除,唯有改变其‘根本’。”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化牧为耕,改散为城。”
在刘盈期盼的目光下,萧何详细阐述了他的构想,其核心冷酷而彻底。
“其一,草场变耕地。”
“可选择草原上水草相对丰美、地势平坦之处,大规模开垦为农田。引进或培育耐寒作物,鼓励或强制牧民放弃游牧,转为定居农耕。”
“此举旨在将流动的人口固定在土地上,使其失去迁徙的能力和意愿。”
众人愕然,只觉得姜还是老的辣!
萧何微微一笑,继续道:“其二,战马国有化!将战马的饲养和培育彻底收归中央朝廷专营。”
“严格限制私人,特别是草原部族拥有大量马匹,尤其是可用于作战的良马。”
“民间只允许拥有少量用于拉车、耕地的驽马。从根本上剥夺游牧民族最重要的军事资产——机动性。
没了战马,游牧民就跟失去翅膀的飞鸟。
“其三,行政郡县化,打破草原传统的部落制度。”
“在开垦的农业区和重要的水源地、交通枢纽,建立城池,推行与内地完全相同的郡县制管理。”
“派遣流官,编户齐民,征收赋税,推行汉律。让草原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部落,而是大汉帝国直接统治的行省。
萧何虽然淡出朝廷许久,但他始终关注着军国大事,刘盈只是简单询问,他便能给出切实可靠的建议。
“其四,文化同化,在上述基础上,大力推行汉化政策。迁入汉民,与当地牧民杂居;兴办学校,教授汉字、儒经;改变其服饰、语言、风俗。”
萧何最后总结道:“此前,大汉强敌环伺,内有忧患,无力对北方进行如此彻底的改造。如今四海承平,倭国已定,朝鲜臣服,内部隐患亦在肃清,正是抽出手来,一劳永逸解决草原问题的最佳时机!”
刘盈听得心潮澎湃。他算是彻底明白了,萧何的意图,是要将广袤的草原,改造成为一个放大版的、完全由中央控制的凉州。
凉州亦能养马,但其军事和经济命脉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无法形成割据势力。
此策若能成功,北方边患或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刘盈当即表示:“岳丈此言,深得朕心!此乃治国安邦之良策!此事,非岳丈不能统筹,便请岳丈再度出山,全权负责此事如何?”
出乎所有人意料,萧何却微笑着摇了摇头,脸上流露出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
“陛下厚爱,老臣心领。只是老臣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如今啊,就想着在府中含饴弄孙,逗弄我那宝贝外孙女,享享天伦之乐。这经天纬地的事业,还是交给年轻有为的才俊去吧。政务繁巨,老臣实在是力不从心了。”
萧何态度坚决,并非虚伪推辞,而是真正萌生了退意,只想安度晚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