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这事我做不了主
第四百八十七章 这事我做不了主 (第1/2页)“扶苏公子,在下林道。”
推门而入的林道,抬眼就见着始皇帝与一年近三旬,面容稳重之人一坐一跪对视。
见着林道进来,始皇帝的面色如常。
扶苏先是一愣,旋即面露怒容,最后则是努力收敛神色,垂首看着地板。
始皇帝今年四十余岁,却有个年近三旬的长子。
这没什么好惊讶的,这时代里平均寿命不长,所以都是早婚早育。
年少时的始皇帝,因为鸩鸟恶凤与鬼车的压制,亲政之前的始皇帝除了造人之外,几乎没别的事儿做。
扶苏的表情与动作,林道皆是收入眼中。
他如今阅历极为丰富,略作思索就明白了其意思。
发愣是因为,林道未经通传就推门而入,这等事情在始皇帝面前,约等于自取三族消消乐。
面露怒容,则是因为得知林道的身份,觉得他是个大骗子,忽悠始皇帝坑杀诸方士。
最后的收敛,则是知道自己此时正在承受始皇帝的怒火,不愿意节外生枝。
想来,因该是大差不差。
所以所,人生的阅历真的很重要。
“仙长来了。”
之前因教训儿子而满脸怒容的始皇帝,颔首示意“坐下言语。”
林道迈步上前,当仁不让的坐在了一旁。
如此,就形成了林道与始皇帝一起,给跪着的扶苏施加压力的局面。
扶苏的情况,林道大致还是有些了解的。
历史上自他死后,历朝历代再无继承人被外放之事,算是吸取了经验教训。
至于扶苏自己,则是属于被儒生给忽悠瘸了的典型。
身为帝国继承人,他应该做的是用儒而不是信儒,甚至以儒家门生自居。
这就是他最大的软肋。
“扶苏公子。”
林道笑容略轻“你说坑方士,会导致天下不安。”
“敢问,何为天下?”
“自是万民为天下!”扶苏昂首,目光倔强“得万民之心,既可天下大安。”
他之前奉命安抚地方,林道求雨的时候并不在场。
众所周知,这等神迹若不是亲眼所见,想来都会心生疑窦。
尤其是扶苏学的是儒家,孔二都说要敬鬼神而远之,自是对林道不太信任。
再有身边儒生述说,表示林道不过是运气好,正巧赶上了下雨的时机。
“哼!”
始皇帝冷哼一声,却是没再责骂,而是闭上了眼睛。
“万民。”
林道再笑“各地百姓是万民,诸国遗族也是万民,方士儒生,当然也是万民。”
“虽都是万民,可民与民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各地百姓,期盼的是减少赋税与徭役,能休养生息过上富足的好日子。”
“诸国遗族,期盼的却是能够复国,继续他们权势与富贵。”
“至于方士儒生。”
说到这里,林道微微一笑,调整情绪“他们期盼的,同样也是获得权势与富贵。”
“只不过,他们用的手段与诸国遗族不一样。”
“诸国遗族,是通过造反的方式,夺回曾经的权势与富贵。”
“而儒生方士,则是以欺骗的方式,获得这些。”
林道一声叹息“他们欺瞒始皇帝也就算了,可却给始皇帝服用富含毒素的丹药。”
“以如今的状况来看,始皇帝的身体被摧残的厉害,顶多只剩下数年阳寿。”
此言一出,闭目养神的始皇帝,顿时睁开了眼睛。
而低着头面带不忿的扶苏,则是愕然抬首,满心不敢置信。
他只是听说始皇帝要坑杀数百儒生方士,就急匆匆的赶回来劝阻。
告知他此事的儒生,并没说始皇帝服用丹药中毒的事儿。
眼见着扶苏张口欲言,林道却是当即出言顶回去“听闻扶苏公子,是学儒的?”
“是。”扶苏昂首挺胸“儒家讲究大义,尊重周礼,劝人向善,有教无类,甚合我意。”
“诸子百家,能流传下来的,自是不差。”林道与扶苏目光相对“那公子知晓,儒家之学核心是甚?”
不待扶苏开口,林道自行言语“是忠孝仁义,出自《论语》。”
“何为忠?”
“忠于国家,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与尊严,方为忠。”
“何为孝?”
“父母生之养之,赋予生命抚养长大,予以回报供养,纠正家庭错误,保护家庭幸福,引领家庭幸福美满,方为孝。”
“何为仁?”
“救世济民,博爱百姓,处事公平,仁爱于公,方为仁。”
“何为义?”
“义举为民,敢于救助他人,向陷入危险与困难的人伸出援手,遭遇不公敢于直言阻止,方为义。”
林道站起身来,行至扶苏身前望着他。
“诸方士为始皇帝下毒,一旦始皇帝身死,必将天下大乱,黎民百姓身陷战火之中。”
“你为这些方士求情,是为忠于国家?”
“始皇帝是你家翁,却为方士所毒害,甚至剩下了数年阳寿。”
“你为这些方士求情,是为孝顺家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