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再遇倭寇(2)
第148章 再遇倭寇(2) (第2/2页)按照宁国的律法,因天灾成为流民者,返回原籍后当地官府要负责提供耕牛种子,以及秋收之前的口粮。
律法是不错的,但对这些人的结局宋言并不看好,毕竟宁国官场腐朽已久,种子,耕牛和口粮未必能落到他们的口袋,多半会沦为乞丐吧。
不过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宋言并不会去强行改变什么。毕竟,这是一件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你不一定会被人感激,说不定还会被人埋怨多管闲事。
愿意在宁平县安家的人数量更多,多是入了军籍的士卒,或是在铁器工坊,白糖工坊有了工作的人,若是返回原籍便没了继续工作的机会,像这样一个月能有四五百文工钱的工作并不好找。
整个宁平都是洛玉衡的封地。因着之前遭受倭寇劫掠,不少村子都是空的,想要安置这些人,倒也算不得难事。
这段时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张妍在两月前的一个深夜送出那封信之后,似是受凉,感染了风寒,虽然宋言尽心尽力诊治,终究是没能将这条人命救回来。
洛玉衡很伤心,甚至还掉了几滴眼泪。
中午的阳光照耀在脸上,没了早晨的清冷,暖洋洋的,宋言的脸上挂着浅笑,行走在文林长街,他刚从庄子上回来,对庄子那边的情况颇为满意。
宋言虽然有一个游击将军的牌子,但却是不能公开的。
所以,明面上这次招募的所有士卒,全部都是备倭兵。
总数量,七千。
实际上如果放开招募,只消最开始的时候在灾民中大喊一声管饭,怕是至少能凑出来两三万。然,毫无战斗力的士兵,便是到了战场除了充当炮灰也毫无用处。
这七千人,有原本对抗倭寇的五百老卒。
有雷毅带来的数百名边军。
有马汉带来的山贼。
有以王朝为首的灾民。
以及大量宁平甚至是松州府和其他县城前来从军的百姓。
每天饭食管饱,但训练也是相当辛苦,在最初的时候几乎每个新兵都对宋言打造的训练设施,以及安排的训练计划嗤之以鼻,可最多三天下来,便是哭爹喊娘的声音。
最初还是有人不服的,表示这训练计划太过苛刻,没人能坚持的下来,直到宋言出现在练兵场,陪着这些士兵训练了半个月,所有质疑的声音也便消失的干干净净。宋言能感觉到,这些士兵看向他的眼神都多出了一丝尊崇。
一两个月时间,这些士兵或许算不上脱胎换骨但也是变化极大,身子更加健壮皮肤也变的更黑了,一双双眼睛褪去了原本的青涩,变的坚毅,变的凶狠。当然,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锤炼,现在的他们还算不得什么精锐,但至少已经有了一支精锐部队的雏形。
在这七千人中,宋言还专门设置了好几个思想指导员。
所谓的思想指导员,工作和*委有点类似。
每天晚上在训练结束之后,便是思想指导员讲课的时间,这是同训练同样重要的内容,在思想课上表现出色的学员,甚至能获得优先提拔。至于讲课的内容,多是让兵卒牢记,你们的军饷是谁发放的?你们的口粮是谁给的!
是长公主,是宋言!
大概,算是洗脑吧。
至于宁和帝……都从未露面过,提他作甚?
练兵场附近便是高炉,现如今已有三个高炉同时炼铁,第一批的盔甲已经下线,宋言有见过成品,虽然距离他心中的要求还有些差距,但也绝不是现在宁国的军械能比的。
高炉能成,离不开那些工匠,高兴之下便一人赏了十两银子。
白糖工坊也步入正轨,吸附剂的配方牢牢掌握在宋言和洛玉衡的手中,便是有人试图窥探其中的秘密,没有吸附剂也是半点用处都没有。
初期的产量不算太高,整个九月份也堪堪只有几千斤的量,平均下来一天也就二百来劲,但,按照洛玉衡的定价三百钱一两,那也是上万白银的净利润。
甜如蜜,白如雪,在贵族阶层颇受追捧,完全不愁销路。房家,崔家的订单,甚至都已经排到了明年。
“尊敬的宋言阁下……”一道腔调有些奇怪的声音,打破了宋言的思绪,宋言睫毛微微一颤,眼神便恢复了正常,视线望过去就看到不知何时一个身高一米五的男子已经拦在自己的面前。
他身上穿着宁人的服装,却不知怎地有种沐猴而冠的喜剧感。
诡异的说话方式,不伦不类的打扮,再加上那一双罗圈腿和木屐,宋言大概已知晓了这人的身份。
这是一个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