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通知全生产队,开会
第471章 通知全生产队,开会 (第2/2页)这是非常有面子的事。
“何止是在村子里?到时就是在公社,在县里,在市里,在全国,说出你们的名字,说出所在生产队的名字,别人都会竖起大拇指,非常认可。”陈浩道。
人民群众很强大,但同时,人民群众也非常容易盲从。
这年月获取信息的渠道很有限,很难有不同的声音,这也就意味着群众只会接受一种意识形态。
热情就是空前的!
公社离着生产队本来就不算太远,又是开车,3人很快就到了生产队。
“把队里的人都喊过来开个会,时间还是有点紧的,三天之后就要搞分田到户的仪式,该准备的地方要准备,这是关乎到全生产队的大事,必须得仔细,不能马虎,务必要照顾到方方面面。”陈浩吩咐道。
“是只喊村干部,还是把所有的村民都喊过来?”陈洪兴问道。
“把所有的村民都喊过来,在田间地头的也喊过来,不只是户主,家里人都要过来,有行动不方便,但不算太严重的,就扶过来,搬张椅子让人坐着。”陈浩道,“实在是有事不方便出门,或者是在外头,暂时回不来的,也要通知到位,将相关的事项传达到位。”
“务必让每个人都清楚分田到户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这事不是村干部的事,也不只是国家的事,而是跟自己的利益相关的事,只有这样,在后面的执行过程中,才会进行尽力,说话做事才会有所顾忌。”
物资刺激,才能激发出源源不断的,正向的积极性。
宏达叙述短时间内能让人充满热情,可一旦长了就会疲软,最终还是需要将视线放到每个不同的具体个体上,关注个体的需求。
“没问题,我马上去将所有的村民都喊到队委办公室前面,一起开个会。”陈洪兴点头。
他马上招呼人,一起去通知整个生产队的村民过来开会。
陈自强也去了。
“还是得要装个喇叭,这样传话,通知之类的能方便不少。”陈浩心里想着,“抽个空得要在队委办公室上头弄个喇叭。”
不过这个念头才冒出来,陈浩又摇摇头。
作罢了。
如果都是村里人,装个喇叭,的确好通知到位,但红旗生产队不一样,有旁的地方过来参观考察的同志,还有招待所,装个喇叭,啥事喊一喊,会很吵闹。
等分田到户的事经过公社,还有刘怀德等人上报后,大力宣传后,过来的同志肯定会更多,红旗生产队会成为类似于后世热门旅游景点一般的地方。
这种情况,肯定就不太适合用喇叭通知村人了。
十多分钟后,生产队各家各户陆陆续续到了队委办公室前的空地。
自从分田到户开始后,很少有这样满生产队的人都聚集到一起开会的情况,这还是头一次。
“啥事把我们喊过来。”
“田地里的活还没干完,还让不让人干活了。”
“是要发东西吗?队里有副业,都投了钱,是不是准备发东西,才把我们喊过来。”
人群聚在一起,少不了唠唠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