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洗三与满月
198 洗三与满月 (第2/2页)赵灵姝眼睛都瞪大了,她回过神后,响亮的吹了声口哨,“呦,是殿下啊。您可真是贵客,我这都多长时间没见您了。”
秦孝章放下手中的茶盏,撩起眼皮看她一眼,“许久不见我,也不见你去秦王府给我请安。赵灵姝啊赵灵姝,你真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怎么说话呢?我什么时候不用人朝后了?我不去秦王府,不是担心打扰您的清净么。殿下您现在可不比以前了,您现在腿脚痊愈,身体恢复如初,陛下对您委以重任,您每天忙的什么似的,我还去王府打扰您,我是多没眼色啊。”
“呵,承认你自己卸磨杀驴就这么难?找借口说服自己,能让你良心上更好受一些是不是?”
“这不是借口,是实情。我这人一贯有啥说啥,嘴里没一句虚话,这你又不是不知道。”
“你嘴里的话,打两个折扣还能听……”
“你看你这人,你这不是在侮辱我的人品么?讲道理啊秦孝章,我这段时间可没得罪你,你说你一上来就攻击我,你礼貌么?”
“比你略礼貌一些。”
赵灵姝:“……”
赵灵姝看向了在一旁憋笑的寿安公主,以及吓得大气都不敢喘的胖丫,最后,她视线落在寿安公主身上,“他吃炸药了?”
寿安公主轻咳一声,笑着说,“别理我六哥,他就是心气不顺。”
“他心气不顺和我有关?”
“应该没有……是母后近些时日恩准了一些老夫人进宫,又特意留六哥在宫里居住……”
赵灵姝明白了,“那些老夫人身边都带着小姑娘?”
寿安公主笑着点头,“可不是,最少带一个,有的恨不能将家里的孙女、侄女、外甥女全带上。”
“那你六哥有艳福了。”赵灵姝对着秦孝章啧啧,“您的腿疾封印了您的颜值,腿疾痊愈,你这颜值立马飙到顶峰。你看你现在多受小姑娘们欢迎,我劝你啊,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你够了赵灵姝,别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这事儿大么,我觉得真不大啊……”
如果眼刀能杀人,赵灵姝相信她现在已经被秦王殿下大卸八块了。
当然,她也不甘示弱就是了,她那眼神飞的,能把秦孝章拦腰斩断。
寿安公主担心他们两个在马车中打起来,就将两人隔离在茶几两侧。她和胖丫一人拉一个,坚决不许他们在马车中动手。
对此,赵灵姝是这么说的,“你们傻,我可不傻,我和秦孝章动手,那不是不自量力么?那他身力气,早先就能一个打我十个,更别提他现在身手都恢复了,我是有多想不开啊,才去和他动手。”
赵灵姝疯狂摆手,“不会的,绝对不会的。我的日子过的挺自在,我还想多活几十年。”
秦孝章不知又被她那句话气到了,倏然又笑了一声。只是那笑不阴不阳,嘲讽味道居多,听在人耳朵里还挺刺耳。
赵灵姝是能受这种气的人么?
那必须不能。
因而她当即就对他怒目以对,甚至当着秦孝章的面开始撸袖子。
秦孝章好整以暇的看着她,清俊的眉目中颇多玩味和嘲笑,好似根本不信她敢大逆不道。
赵灵姝气的不得了,这什么人啊,就不会好好说话。
三句话里两句话噎人,他嘴巴有毒吧。
“好了姝姝,不跟我六哥计较啊。我六哥这是心情不好,见谁都攻击,姝姝你别和六哥一般见识,回头让六哥给咱们猎只小鹿赔罪,咱们吃烤鹿肉去。”
“这还差不多。”
“呵……”
赵灵姝只装作没听见秦孝章最后一声“呵”,她和寿安公主快一个月没见了,还挺想得慌的。
寿安公主询问她家中情况如何,她母亲身子恢复的可好,弟弟长多大了,赵灵姝一边回答一边问寿安公主,“听说你的驸马要定下来了,具体是哪家的公子,我认识么?”
寿安公主笑着说,“你应该只听说过,却没见过……是吏部尚书府上的二公子。”
吏部尚书府上的二公子?
那是哪位,怎么她一点印象也没有?
赵灵姝抓耳挠腮想这人究竟是那个,寿安公主见状就笑了,“别想了,他早些年在祖父母膝下承欢,前些年送走了老两口,才进的京城。”
赵灵姝就意外了,随侍在祖父母膝下的姑娘她听说过,随侍在祖父母膝下的孙儿,这还是她知道的第一个。
老人家难道不担心耽搁孙儿的前程么?
他们不怕孙儿长在穷乡僻壤,长大后不能完美的融进京城的权贵圈子中么?
他们就不担心自己教养不好孙儿?
寿安公主似乎看出了赵灵姝的疑惑,就替她解释道,“吏部尚书大人的父亲,早先也曾位居尚书之位。老大人因身体之故致仕回乡,吏部尚书大人是其独生子,不能承欢在二老膝下,便将年幼的次子送到二老身边,代为伺候。”
寿安公主说起这个人时,语气很柔软,甚至还带上了一点少女似的娇软的笑意。
“他那个人,勉强也算是年少有为。早些年,他在江南考取过小三元,进了京城后,也中了进士……”
“中进士了,那他今年多大年纪?”
“十七而已。”
赵灵姝真的吃惊了,十七岁的进士,那岂止是年少有为四个字能形容的。
现如今的男人,能在三十岁之前,在科举上有所斩获,那都算是人中龙凤。这人今年十七,也就是上一年中进士时才十六。
十六岁的进士老爷,那位公子又有那样一个大权在握的爹,这要是有心官场,以后还不是又一个朝廷大员?
寿安选中了这人做驸马,可驸马是不能在朝中担任要职的,这等于是断了那位公子的青云路,那位公子不会作恼么?
赵灵姝想什么说什么,寿安公主听到后,忍不住又一笑,“他通过补官考试,进了翰林院……”
翰林院是清水衙门,里边的人俱都被称之为“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