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创业在晚唐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军

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军

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军 (第2/2页)

尔后宋国是灭亡了,可这两个谚语却流传了下来,尤其是到了本朝汴州成了运河枢纽,这种刻板印象就更加深了。
  
  望着隔壁的穷兄弟忽然暴富起来,谁心里能痛快?再加上发了财的汴、宋人也确实比较狂,来往的行商、漕夫到了汴州贩货、转输,都要被本地汴州人歧视。
  
  等这些人回到家乡后,能对汴州人留口德?
  
  所以宣武军在中原诸藩中的口碑是非常差的,而这种口碑还真不全是外乡人的逆向歧视,而是宣武军真干过离谱的。
  
  当年宪宗时期,朝廷讨淄青,前头打仗呢,后头宣武军还和人家淄青做生意。
  
  当时宣武军还流传了一句话:
  
  “有什么好打的呢,不要影响咱们和人家做生意,到时候朝廷的税谁来交?”
  
  总之,后来只要一听你来自宣武军的,又蠢又懒这两个标签就贴你头上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刻板印象,这些忠武军将们就下意识觉得这宣武军是真的贼,又要骗他们去救援。
  
  为什么叫又,因为五年前的时候,他们就被骗过一次。
  
  当时平庞勋之乱,庞勋的叛军进攻宣武军,然后宣武军作为诸道都统牙帐所在,当即调遣附近诸藩来救。
  
  而向来跑断腿的忠武军自然也在被调动的序列,可等忠武军一路行军抵达的时候,才晓得人家徐州军才杀到宋州门口,就是喊他们过来守汴州的。
  
  人不能次次傻吧,被骗了一次还被骗第二次?
  
  还有一个形成这样误判的,还是忠武军对草军实力的误判。
  
  他们是没有和草军交过手的,所以一直将他们当成一群蜂拥而起的饥民,守在城内还有点麻烦,现在主动出来野战,这也叫个事?
  
  对付那样的饥民,随便从忠武军中抽一个披甲武士出来,站着那杀,能杀到手软了都不带停的。
  
  后来保义军又打了一次登陆战,那就更加深他们的判断了。
  
  在忠武军看来,保义军的实力和他们是五五开的,之前在冤句,蔡州军之所以那么容易被拿下,不是保义军已经碾压了忠武军,而是他们获得了最多的支持。
  
  许州军是摆明车马支持,陈州军是明着中立暗着支持,那最后剩下个蔡州军能如何?
  
  所以保义军在河滩地砍草军如切菜,那他们忠武军也当是这么个情况,而宣武军虽然不如自己,但装备、兵力,也能当他半个忠武军吧。
  
  这种情况下,你来要援兵,你不是当他们忠武军将们当傻子玩?
  
  更不用说,那时候杨复光还急吼吼地要去出兵,那就让他们更不忿了,有这么偏心的吗?
  
  可随着一个个信报进来报告着宣武军的战况,在场的宣武军内心都沉了下去。
  
  正当帐内的氛围已经很凝重的时候,忽然又有一名令骑奔了进来,再次带来了坏消息:
  
  “宣武军第五营被攻破。”
  
  这下子,众将再无法沉默了,纷纷喊了起来,无非就是:
  
  “不可能,草军战力怎么会这么强?摧枯拉朽吗?”
  
  “那宣武军壁垒十二座,难道都是纸糊的?他们在搞什么啊!”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焦躁地宣泄着粗口,那边杨复光的嘴角却暗暗咧了起来,然后老神在在地在膝盖上打着拍子。
  
  这些忠武军将们为何这么着急?因为军中大部分辎重都在宣武军那边。
  
  而且他们忠武军处于的位置非常尴尬,他们在最偏的东北角,一旦作为连接部的宣武军率先被歼灭,那他们忠武军也将会被草军分割包围。
  
  那时候谁来救他们?保义军?人家在西城,救援通道都被草军堵住了,如何来救?
  
  所以啊,稍有点军事能力的忠武军将都想到了这个可能,只是此刻他们正处在两个选择之间。
  
  是吃着闷亏去救一把宣武军,还是在草军还没反应过来时,先撤往冤句呢?
  
  军中个人心思各异,但这会这些人当中喊出来的,就是这两派观点。
  
  而听到这些忠武军竟然敢当着自己的面谈临阵而走的事,本来还老神在在的杨复光这个时候脸色也黑了下来,要不是裴迪在下面死死拉着,他一定要爆发。
  
  真当他杨复光的刀不敢杀人吗?
  
  但这个时候裴迪小声附耳说道的一句话,让杨复光冷静了下来,只听裴迪对杨复光道:
  
  “监军使暂熄雷霆之怒,且看保义军如何作为。”
  
  杨复光也是听到“保义军”三个字才硬生生忍住了,究其原因,他依旧对赵怀安抱着深厚的期待,也想看看他在这个关头做什么选择。
  
  一个人的本性总是在艰难选择中暴露出来。
  
  是要权力还是要美人,是要逃命还是要百姓,是要兄弟还是要金子,每一个选择都是人价值观的折射。
  
  而如果赵怀安是心系朝廷,有大局意识的,那他就会去救宣武军,而如果赵怀安是个只想往上爬,权欲私心很重的,那他就会不管不顾,直接去打曹州城。
  
  没有哪个是对的,但杨复光会有自己的内心倾向。
  
  自赵怀安以如此激烈的手段拿下了秦宗权兄弟后,军中就时不时有一些关于赵大的风言风语,说他如此跋扈,与当年安禄山何异?
  
  安禄山这三个字深深的印在了杨复光的脑子里。
  
  他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赵怀安就是个有点傻傻的地方实力派,怎么就和安禄山靠在了一起呢?
  
  可这念头一起,就怎么也没办法从脑子里甩掉。
  
  是,他杨复光是需要赵怀安,需要他的战功,可这背后是什么?是这个朝廷的局面还在,这吃饭的桌子还在。
  
  可要是现在再出来个安禄山,以现在的朝廷哪里还经得起折腾?
  
  而朝廷要是倒了,他们这些从宫里出来的还算个啥?他的那些老祖宗们哪个不是权势滔天,换皇帝说换就换。
  
  可你见过哪个权宦换了个外姓的?就是因为他们晓得,别看他们手里也有军队,但其权力的实质依旧是来源于朝廷的政治格局。
  
  一旦天下都不姓李的,他们这些人还不是要被扫到一边去,做个孤魂野鬼?
  
  所以,历代老祖宗们明白着呢。
  
  皇帝杀归杀,换归换,可这天下还是得是李家的。
  
  所以一旦让他在赵怀安身上看到了安禄山的可能性,那对不起,他不是非你赵怀安不行的。
  
  不仅如此,他还会想方设法把赵怀安扼杀在萌芽里。
  
  这就是一个权宦的权力自觉。
  
  可赵怀安的选择再一次出乎他的意料。
  
  很快,又一批令骑奔入帐内,送来了一份详细的军报:
  
  “保义军之赤心都抵达北城列阵,飞龙都、步跋都列阵在宣武军大营西侧。赵使君带着主力三个都向城北疾驰。”
  
  这下子杨复光心里一颤,因为他没想到赵怀安压根没有选择,而是都要。
  
  他既救宣武军,又要曹州,既要兄弟又要金子,既要里子又要面子。
  
  这当然很难,可一旦做到了,那却是非常人也!
  
  为何?因为这意味着此人能践行两套冲突的行为和价值观,而且还能并行不悖,这是第一流的人才。
  
  所以,这赵怀安哪里是什么安禄山啊,他就是活曹操啊!
  
  乱世之奸臣,治世之能臣!而到底是治世者还是乱世者,全看上位者如何引导,如此看来,他杨复光责任重大啊!
  
  此刻杨复光只感觉肩头沉重,责任艰巨,他要为国家养一栋梁,十年后,能超越高骈的干臣。
  
  想到这里,杨复光干劲十足!
  
  而这个时候,在听到保义军竟然出动了,两拨人都坐不住了。
  
  有担心保义军抢了入曹州城军功的,有汗颜保义军如此义薄云天的,总之两派人齐齐站起,最后那忠武军大将张贯都站了出来,义正词严向杨复光抱拳:
  
  “监军使,我忠武军从不弱于人,下命令吧!”
  
  眼前这些忠武将,半个时辰前还不吱声,现在就都是踊跃请令了,而一切变化只因为人家保义军出动了。
  
  这一刻,杨复光对保义军在军中的影响力再一次有了深刻的感悟。
  
  他也毫无芥蒂,对众将大声下令:
  
  “随我全军出营,目标曹州城北!“
  
  一听杨复光如此识情趣,众忠武将齐齐抱拳:
  
  “喏!”
  
  随后早就列阵整齐的五千忠武军,倾巢而出,由张贯统带,护着杨复光和他的千余牙兵,直奔战场北面。
  
  还有一章在中午,这几日我努力写回来,然后继续保持每天六点一并发,但首先还是保证12点睡,不然真的要成肥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