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故国
第二十二章 故国 (第2/2页)豆腐柔软香甜,虽然是赵国传出来的,但防护措施并不严密,很快七国间不少贵族王室都得知了方子,豆腐又怎么做都好吃,因此秦国的餐桌上也经常出现。
那哪儿能撞死人呢,吕不韦心里嘀咕,除非是冻豆腐。
纸的消息很快散了出去。
荀子捏着从殷灵毓处得到的纸,手不停的抖:“此物若用于典籍传承,比之竹简,也许亦不逊色。”
他想起齐国稷下学宫那些因蠹蛀而散佚的竹简,然后看向一旁垂着头的韩非,还有兴冲冲的李斯,于是重重的叹气。
罢了,跟着殷珏来的时候,他不是就已经想过会如何了吗?临到头了,又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他亦想看看,民家能将秦国发展到什么地步。
尸子就要纯粹的多,手舞足蹈的捧着那几页纸,磨了墨用毛笔写,拿剑削了人手一支的铅笔再写,看着纸上清晰的字迹,就再拿起来挥动,轻飘飘的,却承载了无数可能。
于是高兴的击剑而歌,李斯就故意笑了声,问道:“师弟可要起舞?师兄愿操琴助兴。”
“师兄,惯会,作弄非。”韩非有点落寞,连这种过往的窘事都不能动摇他。
作为非,他是很高兴有纸张这样的好东西的,学子不必再用绳子栓着竹简,看多了书手腕便疼痛不已,老师也能更舒服的立言著书,文化的传播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张贴告示,律法也将变得更加容易。
可作为韩非,就只能悲哀于,纸出现在秦国,而秦国,只分发给秦国官吏。
这无疑是一招阳谋。
可就连他,都想吃下。
“师兄可没有,只是问问你罢了,对了。”李斯想起来自殷珏的嘱托,把怀里剩下的纸拿出足足三分之二来,不由分说的塞进韩非怀里:“这些都是你的,师弟。”
“我的?”
“对,殷珏说了,法家至极不过韩非,所以你的东西要是留不下来,那可是法家的损失。”
“就,给我了?”
李斯点头:“对,任你处置。”
“带走?”
“可以。”
“烧掉?”
“也行?那也有点太浪费了,你不要给师兄,师兄缺。”
“不给。”
“老师,你管管师弟。”
荀子心知肚明,笑呵呵的转头,开始叫弟子给自己削铅笔。
韩非明白吗?
明白的。
这就是在给他看,看秦国对他,比韩国对他要好,要信任。
可是韩国才是他的故国。
“非真的,不用做,任何事?”
比如,和老师,师兄一起为秦国编纂更好的律法,或者留下自己的学说,自己对于秦国的看法和建言献策。
都不逼他吗?
李斯挥了挥手:“不用,殷珏说了,这纸,就是送给你的。”
韩非默然半晌,起身去找殷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