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人口
第二十九章 人口 (第1/2页)六国往死里大骂秦国。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往常压着我们打就算了,现在怎么净使阴招儿!好生奸诈阴险!
都跟谁学的!
然而任凭他们提心吊胆抓紧时间偷师,秦国岿然不动,按部就班的继续着他们的步伐。
郑国渠冬日里本是停了的,战俘被安置在一起,供应一些煤球和粮食,份量也就是足以保命,比不上劳作时的吃饱喝足,但对于时常被无害化处理的战俘来说,已经算是天大的恩德。
等监工的秦吏高声宣布,做足五年的劳役,就可以脱去战俘身份,成为秦民,这些人更是十足十像是疯了一样,埋着头往死里做事,再加上这次郑国渠也在春种后开始用“招工”来招劳力,人手充足,郑国渠的进展称得上一日千里。
韩非:……
就说了靠这东西疲敌行不通。
当秦国和韩国一样弱小的经不起一点儿折腾吗?那郑国又是有真材实料之人,等水渠修好,怕是要让秦国千里沃野了。
嬴政悠然笑着。
“非卿可是有何感想?”
韩非抬头往上看了一眼,他不知何时已主动换上了秦国的官服,秦王对他的称呼也在不知不觉间由“先生”变作了“非卿”。
这样锋芒毕露的少年君王,给你一种独独关照你,牵挂你的感受,哪怕知道是一种错觉,也未免有些太过蛊惑人心。
像谁呢?
哦,游历途中,会记每个人身体和口味,习惯与理想的某块黑心玉珏。
只是秦王的目的性会更强一些,而殷珏润物细无声。
“水渠,韩人计。”
这条耗费颇大的水渠,是韩国人疲秦的计谋。
嬴政颔首:“寡人知晓。”
韩非当然也知道他知道。
但他与嬴政等人对峙当日,挑拨过一次嬴政与殷珏的关系,说出这个消息,就当赔礼道歉吧。
不过这些别扭的心绪,韩非就并没有宣之于口了,反正在场的个顶个儿的人精,谁不知道,韩非这是彻底放下了。
韩非之法,激进,极端,但极具价值。
韩国受不起,但秦国,正适合承载。
秦国有足够的法家底蕴,秦国有足够强大的国力,秦君有足够多的信任和进取的勇气。
韩非身处其中,退路又被韩王亲自斩断,四周又是妥帖而安心的善意,是足够的承诺与包容,韩非无法不被影响。
这不是他的错,这只是另一种选择。
韩国有人在秦为高官,也许亦是对韩民的一层庇佑。
至于不思进取的韩王,便罢了吧。
李斯低头笑了笑。
无论如何,关系甚好的师弟真正成为自己的同僚时,李斯还是为他感到欣慰与高兴的。
“斯卿。”嬴政将写好的纸往过一递:“将钱粮等各项数据整理一番,便去交由吕相安排吧。”
“是。”李斯伸手一抽,把那些数据拿到手上,现在的办公环境改成了一张大方桌和一圈儿的座椅,挤一挤能坐十多个人,李斯正坐在嬴政的左手边,低头开始整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