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分食
第三十一章 分食 (第1/2页)这么客套两句,场面又稍冷下来,李玉娥在沉默的尴尬中,最终选择单刀直入。
“殷姑娘,你既言及海外藩国日渐壮大,又揭穿鸦片此物包藏祸心,不知可否细说?”
殷灵毓颔首娓娓道来:“太后娘娘,如今佛朗机人于海外岛上落脚,占据一方,看似租借土地,只是于茫茫海洋中抓住一块儿陆地活命,实则为‘殖民’,占地圈民而掠利………”
“………海外诸多土地,资源,虽有不毛之地,亦有品类丰富而遍地黄金之处。我大明虽为上国,不欲如此行事,但诸多机遇,亦不可全番拱手让人,若叫他们贪得金银无数,壮了刀兵,焉知是否会有一日,大明亦成了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李玉娥听得毛骨悚然,愣愣坐着,话语轻的近乎呢喃。
“殷姑娘,你的意思是……这些蛮夷之国耗费力气造船只四处奔波,并非敬仰我大明前来朝贡,而是在……”
“分食天下。”冯保侍立在一旁,补充了李玉娥未能说出口的话语。
毕竟他和张先生已经是第二次听了,还有那么些天的缓冲,相对来说,品得出许多东西。
至于真实性……他们并不傻,海外的情况,他们不是完全一无所知,而且,那两个死囚已经验证过了,殷灵毓的话,是对的。
“也可以这么说。”殷灵毓想了想,道:“现在海外的形式呢,就是一家子分家,但不讲长幼,只看谁拳头更大,谁拿的就多。”
李玉娥已经没了刚才的尴尬别扭,甚至带着庆幸,指尖发凉。
幸好,幸好这殷灵毓她动不了。
她被枪指一下也算不了什么了,可若是她没得到这些信息,就因为她的过错,让祖宗江山因此被那些蛮夷攻占割据了,她死也不瞑目!
“……我朝海禁百年,竟不知海外已翻天覆地。”
“不是不知,是不愿知,市舶司年复一年上报'番船渐稀',实则都转去了走私码头。”张居正轻叹道:“那倭寇,其中内幕……太后您也是知晓的。”
“戚将军尚在广东府时,查获不少私贩丝绸的商船,却屡禁不止,且多与倭寇勾结,近年来倭人渐少,到头来,竟是自家打起自家人来了。”李玉娥提起来面带怒色。
“禁海禁的是他们的财路,白银从地缝里往外冒,朝廷却非要把地缝堵上,他们自然不甘心……”
“咳咳!”张居正咳了两下,提醒殷灵毓不要说的太过,殷灵毓于是淡然摊手:“不好意思,实在是恨铁不成钢。”
李玉娥摆摆手示意无妨:“所以殷姑娘的意思是......”
“开海。”
“设海关,收商税,建水师,三条缺一不可。”
李玉娥眉头紧锁,勉强的努力消化着方才那大量的信息,分析着其中利弊。
冯保低声道:“朝中清流必以'背弃祖制'攻讦。”
“他们只是舍不得走私商船给他们赚的钱,可惜,他们还是不懂得什么叫真正的海盗。”殷灵毓嗤笑一声。
“什么海盗?”冯保好奇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