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年节
第三十五章 年节 (第1/2页)天花,至少在此时,是最致命的瘟疫之一,端看民间会信奉“痘疹娘娘”,宗室常设斋醮祈福避痘,足以看出其含金量。
不说别的,去年朝廷还曾因北平出现天花而暂停经筵。
眼看着也是年末了,从戚继光那里送来的数据也出来了,得知以后能防治天花,大臣们直接提前过上年了。
李玉娥抓着宗室皇亲对天花的恐惧心理,下懿旨大肆推行牛痘,强化自身权威,同时也借此修复着和张居正的关系。
张居正自然是赞成推行牛痘的,并借机考察地方官员执行效率,纳入考成法,张四维这次倒是积极,毕竟家中背景摆在那里,商路防疫能切实减少商人损失,这可是他的基本盘,他不可能不支持牛痘,还借机拉拢起了江南士绅。
当然,背着人来的。
宗室作为深受其扰的大群体,对于李玉娥旨意上的“第一批接种牛痘,为天下表率”,基本上算得上是毫无异议。
废话!戚继光那里数据都摆出来了,平民百姓不知道他们这个阶层还看不到吗?牛痘一种,隔离个半个月,这辈子不必再担忧得了天花暴毙了!
种!就先种!感谢太后娘娘给优先权!感谢那殷小国师拿出牛痘!
至于陛下被留在太后宫中这件事,宗室中说得上话的,也都看过那两个死囚,只会想着能不能把朱翊钧彻底挤掉,尤其是某些算得上有资格的人,那就更不可能讨厌殷灵毓了。
兜兜转转,还在因此而发疯的只有朱翊钧一个人。
毕竟李玉娥先是被他的话伤了心,现在又已经因为政务而忙碌了起来,大权在握,没时间也没精力去同朱翊钧一起怨愤,而且说到底,权力也并没有脱离出他们母子手中,只是朱翊钧不再掌权而已。
李玉娥仍旧握有权力,亏待不了朱翊钧,又一向的强势,忙碌,无法彻底理解朱翊钧的愤怒。
但他的愤怒,除了看管约束他的小太监,在这普天同庆的好消息里,无人在乎。
一王爷捶胸顿足:“太后圣明!去岁开封府痘疫,本王折了三子啊!若早得此法...…”
底层的边缘宗室对此也只能叹道:“朝廷总算记得咱们这些穷宗室了,种痘太监比发禄米的来得还快。”
尤其积极的就是徽商晋商,不仅让手底下的伙计早日去种痘,还出钱施痘,以换义商名号,同时粉饰名声,向当地官员们示好。
一徽商祠堂里,一家子的人聚在一起议事。
“立刻包下平山堂施痘,要让巡盐御史看见咱们的善举!”
“好主意,修桥铺路劳心费力的,钱还得不少往里扔,哪比得上设痘局体面?只是这'种痘是全然不要钱这一条……”
“哎!这个可动不得!那张江陵真是闲的没事,可说了是要严查的!”
“你哪里来的消息?!”
那人骄傲的拂袖:“我家夫人出身晋地,晋地可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