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剪辫
第四十三章 剪辫 (第2/2页)同样的一幕幕还发生在大街小巷的许多宅院里。
虽然有些背叛旧主的负罪感,但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血脉终于重新接续的巨大慰藉和脱离“夷狄”身份的解脱感,因此,绝大部分汉人都是迫不及待剪了辫子的,甚至还包括许多满人。
因为实在是太难看了,也太不方便了。
而且,剪辫易服对他们而言,是摆脱尴尬的前朝遗老遗少身份最快的方法。
满族女子本就不裹脚,对此政策大多也都支持,有爱美的,很快就开始学着穿上了汉服。
许多贫苦人家的女孩本就因劳动需要而裹足较晚或较松,如今政令一下,父母便顺水推舟不再给女儿裹足,或给已裹的女孩放足。
工作人员和夜校教员们又耐心的进入街坊间,不厌其烦的宣传放足对女子身体的益处,还请出了一些起义军中的女兵,女干部作为榜样。
这些女子行动利落,英姿飒爽,同样受人尊敬,甚至能担任官职,不仅让许多年轻女子心生向往,也让许多觉得女子只能嫁人的人收到了极大的冲击。
也渐渐有人开始醒了过来,奔走呼吁。
“诸位!你们还看不清吗?时代变了!彻底变了!”
“这华夏,废辫子,复衣冠,是真要复我汉家之礼仪,而非承蒙元清之异俗!”
“缠足之事,宣讲队说的句句在理!自宋明以来,此风渐盛,实则是对女子的酷刑!我等读书人,口诵圣贤书,言必称‘仁者爱人’,却何以对自家骨肉行此不仁之事?岂非虚伪?”
“从前留着辫子,穿着满服,心里憋屈,好些人便只好用女人的小脚来维系那点可怜的,扭曲的‘汉家体面’!如今辫子剪了,衣冠正了,我等堂堂正正做回汉人,难道反而要靠折磨女儿的双足来标榜汉人身份吗?何其荒谬!”
再加上如果还是执迷不悟,除了要强制执行放足,还要丢脸的在所有街坊邻居面前大声宣读缠足害处,在这种种情况的鼓动和倡导之下,许多人开始放开了那条裹脚布,也开始默许女子出门做工。
但做工这件事就是纯粹的利益问题了,因为纺织厂建立了起来,那些公审过后没收的皇庄,官田,旗田以及贪官污吏的产业,部分用于安置无地的旗人,部分转为国营农场和工厂,纺织厂就是其中之一。
而一个纺织女工的月钱,节约一些甚至能够一家人吃饱穿暖。
各家的男人们自然也是陆续进厂,或者给华夏做事,打工,两个人,或者更多家庭成员,都能给家里赚钱回来,而粮食和布匹却变得更便宜,日子理所成章的开始越过越好。
盛京及辽河大军也终于被华夏在这段时间里接收,华夏领地终于连接到了一起。
大量来自关外的,过着好日子的人,还有他们的生活景象,也狠狠的冲击了大清的所有百姓。
原来跟着华夏就能过这样的好日子?
盐糖布匹都好便宜!
吃饱穿暖不再是梦!
而且谁也不敢,也不能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