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火种
第三章 火种 (第2/2页)“然后便可心安理得地看着这满城父老姐妹去死吗?”
“就像你们也被放弃,被留下来等死一样。”
“若‘火种’,需以放弃万千大唐的百姓才能存续,那存续下来的,还算是大唐吗?”
“轰——!”
这最后一句质问,如同惊雷,炸响在薛景仙等一众官员的耳畔心间!
他们的脸瞬间涨红。
羞惭,震撼,以及一种被彻底点燃的热血直冲头顶!
他们方才在昭陵前哭得肝肠寸断,哭的是江山社稷,是列祖列宗,是自身忠君爱国却报效无门的委屈,甚至潜意识里,也未尝没有对弃他们而去的君王那一丝不敢宣之于口的怨。
怨气?
怎么会没有?!
陛下仓皇离去,可曾想过留下的臣子该如何自处?可曾想过这帝都子民会是何等下场?
他们这些被抛弃的官员,心中岂能没有惶惑,没有悲凉,没有一丝被牺牲的苦涩?
但这股怨气,他们只能深深埋藏,只能用忠君二字强行压下。
只能转化为在陵前痛哭的悲愤。
是啊,他们不甘心!他们怨愤!
他们不想眼睁睁看着长安变成一座死城!
若他们也从心底里就认同了“牺牲大部分以保全小部分”是理所当然,那他们与那弃城而逃的人,在本质上,又有何不同?
薛景仙猛地抬起头,赤红的眼中再无丝毫犹豫,只有破釜沉舟的决绝:“小娘子!是某愚昧!薛某在此!愿听调遣!但有所命,万死不辞!”
“某亦愿往!”
“算我一个!”
“老夫这把老骨头,今个儿也豁出去了!”
薛景仙道:“薛某忝为长安县尉,熟悉城中坊市道路,武库粮仓大致方位,亦认得些忠耿可靠的底层胥吏,退伍老卒!某愿效犬马之劳!”
另一位年纪稍长的官员官阶更高,道:“老夫在工部多年,于城池修缮,守御器械略知一二!叛军若至,何处可设障,何处可埋伏,老夫或可参详!”
周围的百姓早已被这接连的变故惊得鸦雀无声。
起初,他们只是来看热闹,对那“散金募兵”将信将疑,甚至暗中嘀咕这是哪家郎君败家或是另有所图。
随后见到一群明显是官员模样的人下马赠金,听到那马车中传出女子的声音,条理清晰,义正词严。
若‘火种’,需以放弃万千大唐的百姓才能存续,那存续下来的,还算是大唐吗?”
这话,音调不重,只是轻轻的反问,却狠狠砸在他们每个人的心上!
他们就是那被放弃的百姓啊!
皇帝跑了,官老爷们大多也跑了,他们这些升斗小民,除了等死,还能如何?
他们心中岂能没有怨?
只是不敢言,无处言!
此刻,竟有一位听起来极为年轻的小娘子站出来,不是为了自己逃命,反而要散尽家财,为他们这些被抛弃的人争一条生路!
短暂的死寂之后,人群轰然炸开!
是激动,是震撼,是找到了主心骨的狂喜,更是绝处逢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