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临行
第三十八章 临行 (第1/2页)黛安娜的信,连同着确凿无误的证据打印副本,是被小纸人用分身直接隐蔽的投递过去的。
当《纽约时报》的值班编辑带着疑惑,从桌面上拿起不知是谁帮他取回来的黛安娜的信,拆开牛皮纸袋时,里面滑落出的照片和文件副本,让见多识广的老编辑也瞬间失语。
那摞资料被迅速呈交至总编办公室。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整个高层编辑部陷入一种死寂般的震惊与凝重。
电话被暂时掐断,房门紧闭。
照片上无麻活体解剖的惨状,冻伤实验的阶段性记录,密密麻麻记录着“马路大”编号与死亡数据的表格……
每一张纸都像一块冰冷的巨石,砸在在场每一个人的良知上。
有人忍不住冲出去呕吐,有人颓然瘫坐在椅子上,喃喃叹息。
“上帝啊……”
“耶和华在上……”
“这…这简直是地狱……”
发表,意味着《纽约时报》将站在风口浪尖,面临日方政府及其支持者的疯狂反扑,外交施压,甚至不可预知的商业报复,报社的利益可能受损,记者安全也可能受到威胁。
压下,意味着对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精神的背叛,对无数无声冤魂的背叛,对人类良知底线的背叛,这些铁证如山,任何有基本道德感的人都无法视而不见。
最终,众人,包括主编在内,将名字投向了信件的署名。
黛安娜·霍普金斯。
霍普金斯这个姓氏,在美国东海岸的权势版图上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位置,黛安娜的父亲是老霍普金斯参议员,她的叔伯掌控着庞大的商业帝国,与华盛顿高层关系盘根错节。
主编开了口。
“排版,头版,用最大的版面,最醒目的标题,照片……选最具代表性,但……相对不那么刺激的。”
他顿了顿,再次开口,既是对下属的解释,也是对自己信念的确认,补充道:“我们是新闻人,记录真相是我们的天职,无论代价如何,我们不能,也绝不会,对这样的罪恶保持沉默。”
“但同时……联系我们在华盛顿的人,给霍普金斯参议员办公室递个话,就说……他的女儿,做了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事情。”
“请他赏脸一观下一期的《纽约时报》。”
一九四零年七月,当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纽约时报》和这段话被准时送达霍普金斯家族的早餐桌时,老霍普金斯参议员正慢条斯理的享用着他的煎蛋和培根。
他也只是轻斥了女儿一句“不知天高地厚”,随后便出手为她周全,顺便给自己脸上,霍普金斯家族脸上贴金。
比如大张旗鼓给幸存者捐款。
效果反响很是强烈,毕竟七三一所犯下的罪行完全是反人类的,是可以称之为文明世界的污点的,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主流通讯社迅速跟进转载,各大报纸争相在头版进行报道和评论,尤其对东北同样觊觎的苏方更是言辞犀利的大肆抨击。
国际联盟,也就是联合国的前身,此时的的走廊里,外交官们面色凝重,交头接耳。
多个国家的代表私下表达了“严重关切”,但在官方层面,出于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和对日方军事实力的忌惮,公开且强烈的谴责声浪尚未完全形成,但也在影响着他们对日方的态度和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