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根动了,但没人敢说
第445章 根动了,但没人敢说 (第1/2页)子时一过,井水如约满溢,幽幽漫过井沿,浸湿了寸寸土地。
自那以后,璇玑阁后山这片区域便成了无言的禁区。
弟子们心中形成了一道看不见的墙,每逢此时,便会默契地绕开三丈远,就连负责清扫的杂役,挥动扫帚时也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牵引,扫过井口附近时总会下意识地收力,不敢惊扰分毫。
这份诡异的宁静终究没能挡住一个半大孩童的好奇心。
他叫阿木,是新入门的外门弟子,对长辈们的讳莫如深只感到百般不解。
某个深夜,他趁着巡夜弟子换岗的间隙,悄悄潜入了后山。
月光如水,将那口古井映照得轮廓分明。
他屏住呼吸,匍匐在草丛中,一双眼睛死死盯着井沿。
那里,湿润的泥土竟真的在微微起伏,幅度极小,若非凝神细看,只会当成是夜风吹拂下的光影错觉。
那起伏的节奏缓慢而有力,像一个沉睡巨兽的呼吸。
阿木的心跳得厉害,一半是恐惧,一半是难以抑制的冲动。
他一点点爬过去,伸出颤抖的手指,轻轻触碰在那片隆起的泥土上。
指尖传来的不是预想中的冰冷湿滑,而是一种奇异的温润。
就在他触碰的瞬间,一股极轻微的震动从地底深处传来,顺着他的指尖,直抵心脏。
“咚。”那声音很闷,很轻,却清晰得如同在耳边敲响的暮鼓。
他猛地抽回手,连滚带爬地退回了草丛深处,死死捂住自己的嘴,生怕发出一丝声响。
他不知道那是什么,但那一声心跳般的回响,让他浑身的寒毛都竖了起来。
他没有将此事告诉任何人,那份源自本能的敬畏,让他选择了沉默。
次日清晨,更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一夜之间,整片山林的落叶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自动归拢到了井口四周,整整齐齐地铺成一个完美的圆形,仿佛一道天然的、不容侵犯的护界。
落叶层层叠叠,边缘清晰,将古井牢牢护在中央。
一位脾气火爆的执事长老闻讯赶来,见此情景,只当是哪个弟子在故弄玄虚,当即怒喝一声,命人清理。
一名杂役弟子硬着头皮,举起锄头,朝着那落叶圈的外沿挖了下去。
锄头刚刚破开表层土壤,一股浓郁得化不开的蜜香便从土中“噗”地一下喷涌而出,瞬间弥漫了整个山头。
那香气甜而不腻,带着草木与朝露的清新,闻之令人心神一荡,却又生不出半点亵渎之心。
挥之不散的香气仿佛一层柔软的壁障,让所有试图靠近的人都步履维艰。
最终,那长老也只得黑着脸,摆手作罢。
与此同时,谢昭华的庭院里,那棵梨树正经历着不为人知的变化。
近些天,她总在黄昏时分走到树下,不坐,也不言语,只是安静地将手掌贴在粗糙的树干上,仿佛在倾听一个亘古的秘密。
这一日,当她的掌心再次贴上树皮时,一种微弱的颤动清晰地传来。
那不是风吹树摇的物理晃动,而是一种源自树木核心的、有规律的断续频率。
谢昭华的瞳孔骤然一缩——这调子她太熟悉了,正是当年姜璃为了破解仙界防火墙,在无数个枯燥的日夜里,无意识哼唱出来的破解序列变奏曲。
她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已掀起滔天巨浪。
当晚,她寻来一只早已废弃不用的破陶碗,到檐下接了半碗冰冷的雨水,小心翼翼地放在梨树之下。
翌日天还未亮,她便再次来到树下。
碗中的雨水平静无波,但在她注视的目光中,水面忽然起了涟漪。
一道道细微的水纹凭空出现,并非外力搅动,而是从碗底自行生发,它们飞快地交织、勾勒,最终在水面上凝成了一个纤细的线条轮廓——那是一个残缺的“听”字,只写出了一半。
仅仅一息之后,字迹便溃散开来,水面重归平静,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
从那夜起,梨树变得愈发不同寻常。
每到深夜,树上的叶片便会分泌出点点晶莹的汁液,汇聚成露珠。
这些露珠不依靠任何灵力驱动,而是顺着叶脉的纹路自行流淌,在宽大的叶面上绘制出一个又一个无人能懂的符文。
晨光一照,符文便会随着露珠一同蒸发,了无痕迹。
远在九州交界的一处荒废山坡上,张阿妹正蹲在一丛翠竹旁,慢条斯理地剥着刚挖出来的春笋。
不远处,几个身着残破甲胄的傩兵正手持一面古旧的青铜罗盘,神情紧张地四处探测着什么。
“律动频率异常,就在这附近,”为首的士兵声音沙哑,“必须铲除这股‘地脉邪音’,以免惊扰上尊。”
张阿妹仿佛没听见,依旧低头专注于手里的活计。
一名傩兵注意到了她,大步走来,厉声喝问:“你是何人?在此鬼鬼祟祟做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