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北大演讲李大钊
第384章,北大演讲李大钊 (第2/2页)“李轩.我原本以为他会停滞不前,但现在一个事实却偏偏在告诉我他甚至有了能够叫板京圈的能力,一次又一次的打破我的预期。”
“也许这一次也能打破你的预期,也说不定呢。”
在拍完和独秀的对戏后,李轩也马不停蹄的来到北大。。
连同着拍摄下一场对戏.
下一场,可以说是独角戏的戏.
一人面对五百个北大的学生
重现当年那一场,在北大演讲的场景。
并非群演,而是真正的,北大学生,这个时代,最高等的学府.
此时,王劲崧顿了顿说道。
“让群演来,会不会更有质量,他们应该就了解镜头这个东西.”
“我觉得,这种戏,群演演不出效果来的,只有学生才能演出这种感觉来”
李轩就笑着说道。
“我需要的是最真实的感觉。”
“你面对的也是最真实的北大学生,五百个思想独立,而且大概率自视甚高,眼高于顶的学生们。”
王劲崧此时也沉吟,就目前来看,这个难度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高的.
和剧组进入到北大的大讲堂里,已经还好衣装的学生们就在这里待着。
北大,大讲堂。
临时被征用为拍摄场地,这里没有布置复杂的灯光和轨道,一切从简,力求还原百年前的粗粝与真实。
五百多名北大学生稀稀拉拉地坐着。
他们不是群演,他们是天之骄子。
来这里,一部分是出于好奇,想看看拍戏到底是怎么回事;一部分是为了那点社会实践学分;还有一小撮,纯粹是来看热闹。
王劲崧没有看到半点‘尊重’。
只有‘轻浮’。
就算是北大的学生,面对李轩这个李大钊的演员,也是轻浮而好玩的
议论声嗡嗡作响,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未经打磨的傲气。
他们是北大的学生,他们读过的书,见过的教授,让他们对“权威”这两个字,有着天然的审视和挑剔。
一个演员,想在他们面前扮演一位先贤?
太难了。
王劲崧就看到。
他知道,演员和观众之间存在一种气场的博弈。
今天,这五百多个学生组成的观众,气场太强了,强到足以吞噬掉台上任何一个不够格的表演者。
不远处,王劲崧站在侧台的阴影里,手心里全是汗。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场戏的份量。
李轩VS五百北大学生。
“各部门准备!”
场记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讲堂内的议论声小了一些,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侧台的入口。
他们倒要看看,这个李轩,要怎么登场。
没有想象中的聚光灯,没有助理前呼后拥。
一个人,就那么从阴影里走了出来。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旧的灰色长衫,脚下一双布鞋,头发有些凌乱,像是刚从故纸堆里抬起头。
他没有看台下的学生,甚至没有看主位的镜头。
他只是抱着一摞书,步履沉重,一步一步,走到了讲台前。
他将那摞书重重地放在讲台上,“砰”的一声,扬起一片细微的灰尘。
整个讲堂,瞬间安静了。
不是因为那声响,而是因为那个人。
他站在那里,就好像从一张泛黄的旧照片里走了出来。
那不是化妆技术能达到的效果,那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疲惫、困顿,以及在疲惫困顿之下,依旧燃烧着的,一簇火。
他就是李大钊。
在场所有人的脑子里,同时冒出了这个念头。
此时,李轩就看着在场的诸位。
“我今天站在这里,不是来给各位传道授业的。”
他的声音响了起来,带着一丝沙哑,
“我是来……骂人的。”
“轰!”
台下炸了锅。
“什么情况?这台词是谁写的?”
“骂人?他凭什么骂我们?”
学生们的傲气被瞬间点燃了,刚刚被气场压下去的议论声,再次喧嚣起来。
这太……离经叛道了!
王劲崧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这一场戏他也没看过,没想到是这个感觉。
这是刚开始就要激起公愤啊!
然而,台上的李轩却对台下的反应置若罔闻。
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向台下。
“我骂的,就是你们!”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像一声惊雷,劈开了所有的嘈杂。
“你们,一个个,自诩天之骄子,国家栋梁!可我问你们,当今之中华,是何模样?”
他往前走了一步,逼近讲台边缘。
“外有列强环伺,如豺狼虎豹,欲将我四万万同胞,生吞活剥!内有军阀混战,官僚腐败,视民如草芥,弃之如敝履!”
“国将不国!家将不家!”
“而你们呢!”
他的手指在空中划过一大圈,仿佛点到了每一个人的脸上。
“你们在做什么?!”
“你们在风花雪月,在无病呻吟!在为了几句酸腐的诗词争得面红耳赤!在为了个人的前程和饭碗,蝇营狗苟!”
“你们把‘自由’挂在嘴边,却不知何为真正的自由!你们把‘思想’当作战袍,却不知思想的背后,是刀与火,是血与泪!”
一句句,一声声,如重锤,狠狠地砸在每一个北大学子的心上。
刚才还喧闹的讲堂,此刻鸦雀无声。
那些原本轻浮歪曲的身体,不自觉地坐直了。
那些原本带着戏谑和审视的表情,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震惊,是羞愧..
“你们对西洋的玩意儿如数家珍,却对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苦难,视而不见!”
“你们唱着别人的歌,说着别人的话,穿着别人的衣裳,你们的脑子里,装的还是不是一颗华夏心?!”
李轩的声音已经嘶哑,额头上青筋暴起。
这不是在演戏。
这是在泣血!
他指着讲堂的窗外,指着这片古老的燕园。
“你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先辈的血!你们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残存着同胞的叹息!”
“你们忘了!你们都忘了!”
“你们忘了甲午的炮火,忘了庚子的国耻!忘了那些被挂在城墙上示众的头颅,忘了那些被践踏在铁蹄下的尊严!”
他猛地一拍讲台,那摞书被震得跳了起来。
“今天,我李大钊,就是要骂醒你们!”
“青年何为?青年,当以身许国,以血荐轩辕!”
“何为北大精神?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我告诉你们,在救亡图存面前,这一切都是狗屁!”
“北大精神,是铁肩担道逸,是妙手著文章!更是……敢为天下先!”
“我问你们——”
他张开双臂。
“这沉沉之华夏,你们,敢不敢,用你们的青春和热血,去将它……带到新世界去。”
“你们,敢,还是不敢?!”
“俄国十月革命的火把,烧穿了资本主义的铁屋子!”
“我们要做的不是修补破船,是造艘新船——用布尔什维克的龙骨!”
“问问你们的脚,是要继续跪在老爷的田垄里?还是站起来丈量新世界!”
“这新世界的名字,叫SH主义!”
针落可闻——寂静。
恍惚之间。
就连在远处观望的周凤奇也有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
他不是演员李轩。
他是‘守常’先生本人。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