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顾南舟的紧张
第586章 顾南舟的紧张 (第1/2页)二月的风从海上来,鹏城便也醒了。
风是跑着来的,不似北地春风的扭捏,倒像赶着投胎的打工仔,呼啦啦卷过街道楼宇之间,不管不顾,直直撞进人的怀中去。
这风也是识路的,专拣人潮汹涌处钻。
车公庙地铁站D出口,早八点的洪流里,风最是活跃。
它贴着地面溜过来,专挑年轻姑娘新换的春装薄裙下摆下手,又或者“嗖”地钻进程序员小哥敞开的冲锋衣拉链里,激得他一个激灵,赶紧把包往怀里又紧了紧。
风才不管那些,卷起地上“租房”“贷款”的小广告纸片,在人腿间穿梭,最后糊在某个匆匆赶路人的鞋面上。
南山科技园深南大道旁的天桥上,午休时分,天桥上挤满了透口气的打工族。
风从开阔的深南大道上毫无遮拦地冲上来,带着车流的尾气和海的味道。
它吹乱精心打理的刘海,掀翻外卖小哥保温箱的盖子,把刚买的便当气味吹得四散。
有人裹紧薄外套,背过身去;
有人却迎着风,深吸一口,仿佛要把这都市的喧嚣和微凉都吸进肺里,当作短暂的清醒剂。
白石洲握手楼的窄巷里的风带着烟火气。
它挤过楼与楼之间狭窄的缝隙,带着楼下肠粉摊蒸腾的水汽、潮湿的苔藓味,还有各家各户隐约的饭菜香。
风一来,那些晾在竹竿上、横七竖八跨越巷道的衣物就活了。
格子衬衫、牛仔裤、工装裤,在风里飘摇、拍打。
像一面面无声的旗帜,诉说着蜗居的拥挤和生活的韧性。
风吹过晾晒的衣物,留下一种微潮的、混合着洗衣粉和阳光未干的气息。
而科兴科学园A栋与B栋之间的“穿堂风”最猛,这里是科技园著名的“风口”。
风被两栋巨大的玻璃幕墙高楼挤压、加速,形成一条强劲的冷气流走廊。
刚开完会出来透口气的人,一踏入这个区域,薄薄的衬衫或针织衫瞬间被风打透。
头发被吹得群魔乱舞,手里的文件哗啦作响,工牌在胸前不安分地跳动。
人们纷纷加快脚步,嘴里嘟囔着“这风真够劲儿”,狼狈又迅速地穿过这片“天然空调区”,奔向相对避风的大堂或咖啡店。
这二月的风也拂过华兴坂田基地修剪整齐的灌木丛,也溜进了G区A栋顶层那间视野开阔的总裁办公室。
午后阳光斜射进来,在深色的胡桃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斑。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沉静的张力,被清冽悠长香薰味道若有若无地包裹着。
陈默坐在那张宽大办公桌侧翼的小茶台旁,动作行云流水。
他面前摊开一套光润的紫砂茶具,古朴的梨形壶,几只小而深的品茗杯。
滚水注入壶中,蒸腾起白气,卷曲的叶片在沸水里舒展翻滚,释放出浓郁而独特的金骏眉花果蜜香。
蒋雨宏和卞金鳞分坐在茶台两侧的圈椅里。
蒋雨宏,这位新上任的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四十来岁,身形精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