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宋文豪 > 第219章 六塔河案

第219章 六塔河案

第219章 六塔河案 (第1/2页)

门很快开了,曾巩一身半旧的长衫,面带笑容:“陆贤弟,快请进!”
  
  其他几人不知道都在干什么,院落还挺安静的。
  
  曾巩的房间内,桌上堆满了书籍文稿。
  
  寒暄几句,陆北顾便道明来意:“子固兄,小弟此番冒昧前来,实有一事相求。”
  
  他拿出张方平的推荐信:“此乃张方平张公写给欧阳公的荐书,只是小弟初至东京,与欧阳公素未谋面,恐贸然持信拜谒,失礼且未必得见。久闻子固兄乃欧阳公高足,情谊深厚,不知可否请兄台代为引荐一二?择一欧阳公得闲的时候,小弟再行登门拜访。”
  
  “陆贤弟考虑周全,确该如此。”
  
  曾巩没推脱,爽快应承:“欧阳公近来为修《新唐书》,常焚膏继晷,案牍公务也颇为劳形,白日确实难得闲暇不过今晚戌时一刻,青松社在清风楼三楼有一场集会,有不少青年才俊都会出席,贤弟到时候可凭玉竹禅珠入场。”
  
  倒是可以见识见识天下英雄了。
  
  陆北顾开口问道:“不知清风楼在何处?”
  
  曾巩反问道:“贤弟可去礼部贡院交家状、解状了?”
  
  “去了。”陆北顾确认道,“便是东大街南边的那处?”
  
  “对,从那里顺着东大街继续向西,经过西大街,在‘新桥’跨过蔡河往北走,这家正店就在蔡河与内城护城河之间的朱雀门外街上,临河而建,应该不难找若是实在找不到就寻人问问,市井百姓应该都知道。”
  
  曾巩笑道:“只是欧阳公性喜诙谐,又好饮,若得空而兴致高时,谈兴必浓,饮酒必醉,你可要做好喝很多酒的准备。”
  
  这能理解,毕竟是写下了《醉翁亭记》的“醉翁”欧阳修嘛。
  
  “好,多谢子固兄!”
  
  陆北顾解决了这桩心事,又与曾巩交流了些备考心得,眼见日头渐高,他不敢耽搁宋庠那边的功课,便起身告辞离去。
  
  他特意提前了一阵子抵达宋府所在的街巷。
  
  遥遥望去,朱漆大门依旧紧闭,门前清净。
  
  陆北顾没有立刻上前叩门,而是在不远处寻了块干净的石阶坐下,静静等候。
  
  当未时的钟声响起,陆北顾才起身走到门前,轻轻叩响了门环。
  
  “笃、笃笃。”
  
  府上管事昨晚便认真嘱咐了门房,门房见是陆北顾,不敢怠慢,直接请了进来。
  
  “有劳。”陆北顾颔首致意。
  
  书房轩榭门敞,已经从午睡中清醒了过来的宋庠立于窗边,负手观鱼。
  
  宋庠闻声转身,见陆北顾气息沉稳,显然不是急匆匆地卡时间赶过来,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学生陆北顾,拜见先生!”陆北顾深揖见礼道。
  
  宋庠颔首道:“坐。”
  
  书案上,文房四宝齐备。
  
  而取代昨日试卷的,是一张邸报。
  
  《说文解字》曰“邸,从国舍也”,在唐代,地方节度使在京城都设有邸,而到了唐代宗大历十二年,这些邸统一改称进奏院,负责人称进奏官,代表地方节度使呈报奏章、下达文书以及办理其他交涉事宜。
  
  而进奏官们还有一项日常性的重要任务,就是及时向地方节度使报告朝廷发生的事件,这些信息都是以书面形式传递到地方的,称“进奏院状”,也称“邸吏状报”。
  
  宋承唐制,同样设立了进奏院,不过进奏院就不是地方派人到中枢了,而是中枢专门管理的信息发布机构,正如《宋会要辑稿》中所载“国朝置进奏院于京师,而诸路州郡亦各有进奏吏,凡朝廷已行之命令,已定之差除,皆以达于四方,谓之邸报”。
  
  大宋的邸报并非定期刊行,发行频率大概是一到五日之间发一份,得益于印刷术的进步,刊印的速度还是挺快的。
  
  在内容方面,邸报刊登的主要是四方面,第一是官家起居情况;第二是官员的任免、升迁、贬谪、致仕、离世情况;第三是经过审核的奏章;第四是军事、科举、刑名方面的重要事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