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二百一十章 弘历定国策,雍正振奋!

第二百一十章 弘历定国策,雍正振奋!

第二百一十章 弘历定国策,雍正振奋! (第2/2页)

“内城旗人的房屋很多已变成危房,是需要改造的,只要朝廷愿意出低息贷款,允许汉人组建工程队进内城修葺旗人房屋,相信很多旗人是愿意改造自家房屋的,毕竟很多旗人收入稳定,有所谓的铁杆庄稼。”
  
  “现在很多在京汉民还住的是城外的棚屋,也更混乱,还离京郊太远,毕竟京郊南苑等地多是官地,故不利于官府管束,容易滋生邪教组织与疫病来。”
  
  “所以,朝廷也可以出低息贷款,拨出京郊官地来,允许皇商买去,而找工程队建宅售于汉人,而汉人中即便钱财不足但收入稳定者,也可以贷款购买。”
  
  “同时,朝廷趁此用赚来的钱,再增建城墙城门和新官衙,自然也能利于管束这些汉民。”
  
  弘历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雍正就笑了笑:“这不是让无论旗人还是汉民,都把自己辛苦挣的钱乃至一辈子的钱都花在房子上吗?”
  
  “也变成了我大清更加宏伟的京师城!”
  
  弘历回道。
  
  “更加宏伟的京师城。”
  
  雍正为此开始想象着京师增加一重城墙的宏伟感。
  
  雍正如此想象后就若有所思地说:“眼下我大清国力昌盛,倒是不担心有贼寇外寇袭扰京师,而演前明庚戌之变,但难保将来子孙不肖,使敌寇做大,而危及京师。”
  
  弘历微微一笑。
  
  他自然不好明说大清将来国力衰弱到也会出现京师危急的情况。
  
  但他没想到,雍正自己倒是说了出来。
  
  “这个主意很好,与其让这些百姓回乡而为士绅盘剥,不如继续留在京师,为朝廷建房建宅。”
  
  雍正突然拍了弘历肩膀一下道。
  
  弘历为此笑着说:“这样,这些百姓不但挣的钱留在这里,人也会留在这里,甚至还有子孙三代,也得留在这里,而彻底只知有国家和市井,不知有宗族也!”
  
  弘历这么一说,雍正猛然一怔。
  
  宗族?
  
  雍正想到了自己大清汉军旗的由来,而觉得,有一个庞大的不知有宗族的汉人群体出现,无疑将来就能从中选出优秀者以补旗人之不足了。
  
  弘历也想到了这一点,但他没有提。
  
  而且,他还想到的一点就是,等将来出现很多类似建筑公司的工程队,就可以用厚利吸引这些工程队去关外建造大量棱堡类驻兵营城,同时给关外带去大量人口。
  
  那时,他对外进行文明扩张,也就有了个更好的基础。
  
  “你能想到这一层,让朕很是欣喜!”
  
  “朕得连夜与你十三叔、十六叔议一议这个策略,你找个机会见见隆科多,把这个主意透露给他。”
  
  雍正突然说道。
  
  弘历知道雍正这是在隆科多挖坑。
  
  但他见雍正此时带着意味深长的笑意,无疑是想让自己知道他有多为他考虑,便故作不明白:“阿玛,为何要儿臣去透露给隆科多?”
  
  “此人虽然能力出众,但仗着朕称他一声舅舅,素来张狂的很,也很是贪婪。”
  
  “但现在,朕既缺理由在将来清算他,又不好在将来清算他后对整个佟氏一族太过分,所以,朕允许你从他手上多拿点好处,算是迷惑百官的一种手段。”
  
  “你现在不宜表现的太疏远百官,尤其是佟氏这样的八旗贵族。”
  
  雍正为此转头看向弘历说道。
  
  弘历露出了一脸感动之色:“嗻!”
  
  雍正见此很满足的笑了笑,一时都精神抖擞了许多。
  
  随即,雍正就把打开密奏的钥匙给了弘历,还把一份密奏递给了他:“这是盛京送来的关于李绂和谢济世的密奏,你自己打开看吧。”
  
  弘历一听也来了精神,忙接过钥匙和密奏。
  
  随后,他就去东书房,看起这密奏来。
  
  而他竟也因此得知,李绂和谢济世出关已到盛京,且李绂还在盛京安顿了下来,两人还都见了当地的旗籍官绅。
  
  弘历为此嘴角浸起冷笑,且立即根据这密奏内容,挑了些关于谢济世的错处,而给两人定了新的流放地。
  
  李绂去宁古塔副都统辖下的珲春。
  
  而谢济世去黑龙江副都统辖下的黑龙城。
  
  虽说现在才八月,但关外已冷了不少。
  
  李绂还没有适应这里的气候,所以没多久就生了一场病。
  
  但他病还没完全好,就收到了新的谕旨,要他去宁古塔军前效力。
  
  这让他不由得两眼一闭。
  
  谢济世这里更是冒着大冷风刚到宁古塔,冻僵的四肢还没完全回过温度来,就收到了要去黑龙江城军前效力的旨意。
  
  “怎么会这样啊?”
  
  谢济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新接收到的圣谕,也就呆立在了原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