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若本王将他收为义子
第240章 若本王将他收为义子 (第2/2页)若他只是箭术超群,倒也不值得本王如此看待。不过以本王这段时间的观察,他的武艺只是其次,他更精通兵法韬略,操练兵马上也颇有能耐。
换而言之,王伯当未必是横扫万军的猛将,但他却有帅才。”
杨林语气一顿,他看了马展一眼,接着道:
“如此人才,若是浪费于此,无疑是朝廷的损失。所以本王欲要收其为义子,让他能够大展宏图,成为我大隋的栋梁之臣。”
等杨林说完,马展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看来杨林早就在观察王伯当了,而王伯当的表现,确实是无可指摘。
像程咬金,还会跟着马展青楼听曲,但王伯当却一直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操练兵马,练习武艺,皆是一丝不苟。
虽然王伯当曾经做错了事,但那本就是无奈之举。如果朝廷能够对他委以重任,他也不至于上山落草。
从此说起,是朝廷辜负了王伯当,而不是王伯当辜负了朝廷。
过去的事情,也没什么好说的,但现在,王伯当的际遇已经大不相同。
杨林看到了他的才华,也了解到他的怀才不遇,才起了收义子的心思。
因为朝廷就是这样,就算王伯当有能力,但要大展宏图,拥有进身之阶,却没有这么简单。
只有让王伯当有靠山王府的背景,他的仕途才能顺利,才能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不得不说,杨林确实考虑得很周全。
马展心中感慨,生在隋唐乱世之中,有杨林这样的义父,确实是一种幸运。
因为,杨林是真的大公无私,他一心只为大隋,心怀天下。
杨林的理由很充分,马展也没有任何反驳的必要。本身他和王伯当的关系就不错,也感叹王伯当原本命运的悲惨。
如果王伯当成为杨林义子,那这世间,就再也不会出现,因为李密而与兄弟离心离德,最后被万箭穿心而死的勇三郎了。
王伯当的命运将会彻底改写。
很快,马展语气笃定的说道:
“父王有所不知,其实伯当早就是儿臣的兄弟了,若是父王能够将伯当收为义子,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伯当本就是状元之才,日后再有父王的培养,肯定能够成为一代名将!”
杨林点点头,脸上浮现一抹唏嘘之色。
他对马展的说法很赞同,心中也是感慨,要是自己能够早点遇见秦琼、王伯当等人就好了。
先前王府的十二太保,除了马展之外,其他人还是太平庸了。
还是要像马展、秦琼,以及王伯当这等人物,才能真正担负起捍卫大隋的重任。
虽然罗方等太保,也是兢兢业业,不曾怠慢,可他们能力有限,这是最大的问题。
这般想法没有持续太久,杨林思绪恢复如常。不管过去如何,现在的靠山王府确实是蒸蒸日上了。
就这样,杨林正色道:
“既然你也没有异议,那此事就暂且说定,不过本王还想让你去问问王勇的意见。
你也知道,本王不喜欢强人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