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影视特效是文化审美的高度凝结
第374章 影视特效是文化审美的高度凝结 (第1/2页)2月23号下午5点半,光现传媒的副总裁刘桐坐上一辆商务车,准备前往象山影视城,去“钟馗伏魔:雪妖魔灵”剧组探班。
同行的还有部门其他员工。
即使在车上,刘桐也要开会讨论工作,完全就是个打鸡血的工作狂。
这也是他入职光现8年,就能够从节目策划一路升职到副总裁的原因之一。
刘桐问道:“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个项目调查得如何了,有没有投资价值?”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筹备多年,从去年开始进入制作,但是项目资金严重短缺,导演田小鹏四处拉投资,也曾跟光现传媒接触过两次。
听到刘桐的问题,有员工回答道:“这个项目有两大问题:
第一是按照计划书推算,3000万的投资金额根本无法覆盖制作成本,一旦我们投资了,后续超支是必然出现的,很可能要追投。
但具体要追投多少钱,田小鹏自己也没底,这是个无底洞。
第二是田小鹏团队的3D动画制作技术不行,很多地方都是反复尝试和打磨,才能够勉强达到效果。
这既提高了资金成本,也延长了制作时间,进一步拉长了投资账期。
综合以上两点问题,我们给出的意见是不予投资。”
光现传媒很早就开始投资动画电影了。
只是去年的《赛尔号大电影3》表现一般,今年上映的《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也没个底。
光现在动画电影的投资上,也开始适当的放缓脚步。
大圣归来这个动画项目确实问题很多,光现又没开天眼,不想投资很正常。
刘桐点了点头,刚要说话,后排一个员工就说道:“我这边收到一个消息,好像锋行传媒旗下的有妖气梦幻屋投资了大圣归来。
最近田小鹏也没有跟我们联系,看他这个表现,这个消息应该是比较可靠的。”
锋行传媒在收购了盛大文学之后,有妖气漫画便也成了锋行传媒的子公司之一。
江一锋重新整合了公司的动画部门,成立了“有妖气梦幻屋”,专门负责动画和漫画的开发制作。
有妖气梦幻屋陆续推出了不少国产动漫,赢得了不少好评。
听到后排员工的话,刘桐脸色一变,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大圣归来能被锋行传媒投资,说明这肯定是个好项目,他们却错过了这个项目。
这就是江一锋和锋行传媒的口碑,对手是最清楚的。
其实从业务形态上说,光现传媒跟锋行传媒是最像的,都有影视剧制作、综艺节目制作和艺人经纪,在动画领域也有不少动作。
只是光线的渠道更多是依靠电视台和院线。
锋行传媒则还有互联网平台。
刘桐很快就调整了情绪,讨论下一个项目:“美人鱼那边现在是个什么进展?”
“美人鱼这部电影,目前能确定的投资人是我们和尚海新文化集团。
周鑫驰还不放心,他还在联系韩叁坪,希望华影集团也加入进来。
他跟华宜有了纠纷之后,不想再只跟一家公司合作,而是引入多家投资人互相制衡。
除了华影之外,据说乐视对美人鱼也很有兴趣。
如果乐视跟周鑫驰达成协议,我们的投资份额可能会进一步减少。”
西游降魔篇刷票房被江一锋点名后,周鑫驰在股票上亏了一大笔钱,后续还跟华宜打官司。
为了弥补亏损,周鑫驰很快就启动了美人鱼项目。
虽然他在投资人圈子里的名声越来越臭,但市场号召力还在。
再加上此时正是华国电影市场的捡钱时期。
所以周鑫驰还是香饽饽,想跟他合作的影视公司不少。
尤其是乐视。
在江一锋的影响下,乐视吸纳了不少港圈人士。
今年春节档澳门风云票房大卖,让乐视的股票大涨。
贾会计尝到了甜头,又想跟周鑫驰合作。
光现传媒是最先接触周鑫驰的,现在投资份额不断减少,这又是一个坏消息,刘桐非常无奈。
后排的员工也感受到了刘桐的情绪,赶紧说道:“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的票房达到3.9亿了,最终票房突破4亿不成问题。”
如今华国电影市场有多么火热,从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就可以看出来。
一个综艺节目,随便录制几天,然后剪辑成“电影”上映,就可以拿到4亿票房。
这还是受到锋行传媒各种真人秀综艺的影响,爸爸去哪儿没有前世那么爆火,春节档又多了大囧这部电影,对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的票房产生了影响。
不然在前世,这部电影在春节档拿到了7亿票房。
虽然“仅有”4亿,但这部“电影”也是大赚的。
刘桐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始下一个议题。
到晚上6点45分,车子才开到了钟馗伏魔剧组。
刚好剧组在吃晚饭,刘桐让人把探班带的水果零食分下去,然后就来到了制片中心。
制片中心的房间很宽敞,家电齐全还有能制暖的空调。
走进去时,乌尔骟、陈昆、李彬彬、包贝洱和杨子姗等人,正围坐在一起吃饭。
看到刘桐后,大家都站了起来。
乌尔骟笑着说道:“刘总您过来探班,也没提前打个招呼,我们招待不周了。”
“我这也是临时起意。”刘桐说道:“有个事还是要当面跟你交待一下比较好。”
听到这话,陈昆和李彬彬等人准备离开,主动避嫌。
反而是包贝洱一动不动,这货真是光现传媒的亲儿子。
刘桐见状,赶紧说道:“大家不用走,就是点小事,刚好我也没吃饭,我们边吃边说。”
剧务给刘桐上了一份特餐,他边吃边对乌尔骟说道:“钟馗降魔的特效画面设计得如何了,有信心吗?”
乌尔骟很坚定的说道:“当然有信心!”
刘桐点了点头,提醒道:“特效制作这块,你还是盯紧一点,千万不要偷工减料。
以我对江一锋的了解,他不是只挨打不还手的人。
你在网上嘲讽他,到现在他都没出声回应,肯定是酝酿了反击的手段。
而且江一锋很记仇的,等钟馗降魔上映,他肯定会对我们这部电影的特效进行攻击。
如果你特效做得太差,那肯定会被全网群嘲的。”
乌尔骟找国外团队做特效吃回扣的事情,刘桐是知道的,他自己也拿了钱。
刘桐最关心的不是乌尔骟会不会被群嘲,他是担心钟馗伏魔的特效做得太烂,到时候剧组会被质疑吃回扣,影响他的职业生涯。
所以刘桐特意来剧组找乌尔骟,当面强调一下。
他说得比较隐晦,也不怕其他人听到。
乌尔骟听懂了刘桐的意思,他拍着胸脯保证道:“刘总你放一百个心,电影特效绝对差不了!”
听到这话,刘桐确实安心了不少。
他没想到乌尔骟的脑回路很奇葩。
这货迷信西方审美,他觉得好的特效,跟正常人理解的好特效不同。
刘桐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7点,便打开了墙上的电视,说道:“我看一下新闻连播,你们先聊。”
除了电影项目之外,刘桐在光现还管资讯类业务。
只要条件允许,他每晚都会准时收看新闻连播,了解官方的政策动向。
大家也没在意,反正电视放着也不影响吃饭聊天。
没想到在新闻连播快结束时,主持人说道:“节目的最后,为您带来一条预告。
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票房纪录屡创新高。
然而,围绕华国电影特效水平与国际顶尖水准的差距,业界和观众中始终存在讨论与争鸣。
我们究竟差在哪里?是技术的壁垒,是资金的投入,还是创意与审美的瓶颈?
今晚《焦点访谈》将聚焦这场“光影背后的竞赛”。
我们将带您走进一家名为“怪兽特效”的华国公司,了解电影特效和电影工业背后的商业逻辑。”
看到这一幕,包贝洱双眼睁得很圆,直接震惊的来了一句:“卧槽!江一锋玩这么大!”
其他人也很震惊。
谁也没想到,江一锋面对特效争议如此生猛,直接上焦点访谈了,还在新闻连播里做了预告。
只有乌尔骟脸色阴沉,内心很慌。
他想到了刘桐刚刚说的话,江一锋不是只挨打不还手的人。
很显然,今晚的焦点访谈,就是江一锋的反击。
想到这里,乌尔骟直接推迟了夜戏的拍摄,准备先看完焦点访谈。
李彬彬安慰道:“这是泱视的焦点访谈,一般都很官方化,应该牵扯不到乌导您的。”
陈昆也附和道:“没错,焦点访谈不会乱来,江一锋的主要目的,应该还是宣传自己的公司而已。”
听到这话,乌尔骟心里才好受了一些。
在天气预报和广告之后,今晚的焦点访谈正式开播。
主持人侯峰站在怪兽摄影棚里,在他身后,是一台巨大的机甲和一只巨大的蠃鱼相对而立。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最近几年,随着华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一个话题始终萦绕在业界和观众心头——华国电影特效,究竟比国外差在哪?
是技术上难以逾越,还是资金投入的不足,又或是某种更深层次的鸿沟?
每当一部国产大片因“五毛特效”引发争议,或是一部好莱坞视效巨制在华国横扫票房时,这场关于特效差距的讨论便会愈发激烈。
今天我们来到了华国第一的特效公司——怪兽特效,来了解华国电影特效和电影工业的具体发展情况。
在我身边,就是怪兽特效的创始人,江一锋江总。”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江一锋。”
说完开场白后,侯峰便在江一锋的带领下,在怪兽摄影棚内参观。
“……这是我们公司定制的运动控制拍摄系统,名为怪兽拍摄系统,我们已经注册了专利。
这个系统采用轨道和机械长臂的方式,实现镜头在立体空间的无死角转换,从而拍摄出各种精彩画面。
除此之外,该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多镜头精准拍摄,拍摄合成场景,内置视觉运动测试和后期图层迭加技术,同时可以无缝衔接多种后期特效软件,方便特效制作。
我的目标是将该系统智能化,结合AI技术的辅助,实现半智能化拍摄。
即导演团队在开拍之前,将自己想要的拍摄轨迹和镜头顺序化作指令,输入到系统里。
系统自动控制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完成各种镜头的拍摄工作。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已经投资了数十亿成立了山海经实验室,今年春晚的舞台AR视效,就是山海经实验室的工作成果。
……
这里是巨幅背景屏,它由600块LED屏幕组成,可以完成不同布景需求。
相比于传统的绿幕拍摄,LED背景屏更加立体,拍出来的效果更好,还可以跟演员身上的传感设备搭配,实现场景的动态切换……”
看着电视里江一锋的介绍,刘桐情不自禁的感叹道:“怪兽特效的设备已经如此先进了吗?我上次去好莱坞参观,好像也没这么精确的拍摄系统,这么大LED巨屏。”
怪兽摄影棚上一次对外展示,还是环太平洋第一季网剧制作和播出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