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我剑也未尝不利!
第75章 我剑也未尝不利! (第1/2页)朝臣们走进殿内,依次落座。须臾之后,相国董卓携汉帝刘辩入殿。
在董卓身侧有一壮汉侍卫,目光如炬。
那汉子身高马大,头戴金冠,身披唐猊甲胄,手持方天画戟,傲然群雄,威风凛凛,无人敢与其对视。
此人名为吕布,字奉先,自幼便擅于骑射,勇武过人。原为执金吾丁原之义子,后来被董卓所收买,背刺丁原,又拜董卓为义父,时常护卫其左右。
朝会如往常一般正常举行,然而年幼的汉帝刘辩坐在皇位上,却显得局促不安。
尾声之际,群臣正欲退朝,董卓却忽然开口拦住了众人:“诸位莫急着离开,老夫有一事欲与诸位商议。”
太傅袁隗顿觉心中不安,拱手道:“相国,今日朝事皆已定下,有什么事,还请等到下次朝会再说吧。”
董卓淡淡的说道:“朝会不是还没有结束吗,既然如此,诸位又何必着急离开?”
“……”
不等其他人再劝阻,董卓便毫无忌惮的对众人说道:“诸位,今天下动荡,需有能之君坐镇天下,而今陛下怯懦暗弱,无力承担大业。
吾欲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谁有意见?”
此言一出,朝臣大骇。
董卓欲要废长立幼,此举无疑是大不敬。
但此刻的他独揽大权,手中持有军队,又有谁敢去反驳他呢?
大臣们忽然开始无比怀念曾经的那位辽东王。
若是辽东王还在洛阳,岂有今日董卓废长立幼的话语?
人只有在失去过之后,才会发现自己曾经所拥有的是多么宝贵。
十六代辽东王,坐镇大汉天下四百年,固若金汤。即便是二百年前王莽篡汉引发的那场大劫,汉室最起码也是站着死的。
直到那位两度摄政的女相国刘婉宁死后,汉室才开始迅速衰弱。外戚篡权,宦官干政,天下大乱而无人能治理,这一切的缘由都是朝臣们逼走了辽东王。
以至于,现在董卓如此嚣张跋扈,朝臣们却只能沉默。
汉帝刘辩坐在龙椅之上,顿觉心中一片凄凉。
贵为天子,却任由相国废立,朝臣们竟无一人为他发声!
昔年靖祖辅佐文帝、景帝、武帝,即便是七王联手发动叛乱,也顷刻间便被诛杀,当时的汉帝是何等的威风,怎么现在却成了这个样子?
汉帝刘辩的心中无比憎恨先帝,若非先帝害死了先代辽东王,何至于引发今日的局面?
然而他却什么都说不出来,眼神中只剩绝望。
董卓见无人说话,微微颔首:“既然诸位不说话,那事情便这么定下了,则良辰吉日,改易天命!”
殿中空气骤然凝固,朝臣们须发皆颤。
礼崩乐坏!
荒谬至极!!!
就在此时,终于有人站了出来,步伐轻扬:“敢问相国,你欲废立皇帝,是为了汉室,还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呢?”
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辽东王的旧部袁绍。
董卓傲然说道:“我行废立之事,自然是为了汉室能够得以繁荣昌盛!昔年靖祖废少帝而立文帝,自此缔造了文景盛世,为我大汉创立基业。如今我效仿靖祖,行废立,此乃天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