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云突变
第一章 风云突变 (第1/2页)晨曦初露,金色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书房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包拯缓缓从书案前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酸痛的身躯。他今日的心情格外舒畅,昨夜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已想好了应对近期城中几起棘手案件的办法。整理好衣衫,包拯望向窗外,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鸟儿的歌声婉转悠扬,仿佛预示着今日将是顺遂的一天。
“大人,时辰不早了,该上朝议事了。”书童小安轻声提醒道,手中端着早已准备好的朝服。
包拯微微点头,接过朝服,一边穿戴一边说道:“今日还要去户部核对一些账目,看看之前上报的赈灾款项是否如数发放到百姓手中。”说完,他深吸一口气,大步向府门走去。
就在包拯踏出府门的瞬间,异变陡生。只听得一阵嘈杂的呼喊声从四面八方传来,紧接着,一队身着铠甲的官兵如潮水般涌来,瞬间将包府围得水泄不通。包拯停下脚步,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尔等何人,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围我包府!”包拯大喝一声,声音中带着威严与不悦。
领头的官兵头目冷笑一声,上前一步说道:“奉皇上旨意,包拯涉嫌通敌叛国,即刻查封包府,所有家眷押入大牢候审!”
“通敌叛国?荒谬至极!本府忠心耿耿,何时有过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包拯怒目而视,大声反驳。
然而,官兵们哪管这些,丝毫不给包拯辩解的机会。几个官兵一拥而上,将包拯强行按倒在地。“包拯,你别再做无谓的挣扎了,乖乖跟我们走一趟吧。”头目冷冷地说道。
包拯拼命挣扎,大声呼喊:“我冤枉啊!你们这群狗贼,必是受了奸人指使,污蔑忠良!”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包府内传来一阵骚动。包拯的家人闻讯赶来,看到眼前的一幕,皆被吓得花容失色。包拯的妻子哭喊着想要冲过去保护丈夫,却被官兵拦住。包拯的儿子年幼,看到父亲被按倒在地,又惊又怕,哭了起来。
“住手!”这时,一个身着官服的中年人匆匆赶来。此人正是包拯的父亲,虽然历史时间线做出了调整,但此刻他也未能幸免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他官职显赫,此刻却满脸惊愕与愤怒,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头目面前,厉声问道:“你等奉何人之命,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污蔑我包家满门?”
头目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包拯的父亲,说道:“包大人,此事是圣上旨意,下官只是奉命行事,至于其中详情,下官也不得而知。还请包大人配合,莫要为难下官。”
包拯的父亲气得浑身发抖,手指着头目,却说不出话来。他转向包拯,目光中满是不舍与担忧:“儿啊,你一定要坚强,真相总会大白的。”
包拯看着父亲,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大声说道:“父亲放心,我定不会屈服,一定要查明真相,还我包家一个清白!”
说罢,包拯被官兵强行押上囚车。一家人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迅速押往大牢。一路上,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看到包家今日的惨状,皆露出了疑惑与同情的神色。
包拯坐在囚车中,思绪万千。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自己一心为国,尽忠职守,为何会突然被扣上“通敌叛国”的罪名。这其中必定是有人蓄意陷害,可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将他包家置于死地?
押送的队伍很快来到了京城的大牢。包拯和家人被粗暴地推入牢中,周围是压抑的气息和犯人们的嘈杂声。包拯被关在一个单独的牢房,他坐在冰冷的草席上,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
“父亲,您还好吗?”包拯透过牢房的缝隙,低声问道。
父亲的声音从隔壁传来:“儿啊,我无妨。只是这罪名实在太过蹊跷,你且莫要担忧为父,要设法查明真相。”
“是,孩儿明白。只是孩儿实在不知是何人如此陷害我们包家,难道是那些与我们有政见不合的人?”包拯焦急地说道。
“为今之计,先稳定心神。你且想想,近日可有得罪什么人,或者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发生。”父亲沉声说道。
包拯脑海中飞速回忆着,突然,他想起了近期在朝堂上与一些官员的争执。那些官员大多是贪官污吏,平日里便与包拯不合,时常在朝堂上刁难他。难道是他们在背后搞鬼?
“孩儿想起一事,近日朝堂上,与大人政见不合的官员不在少数,其中以蔡大人、吕大人等人为首,他们屡次在朝堂上与大人作对,莫非……”包拯低声分析道。
父亲在隔壁沉默了片刻,说道:“此事有几分可能。那蔡大人与吕大人平日里便爱弄权营私,心狠手辣。不过,这一切都只是猜测,还需找到确切的证据。你切莫冲动,务必冷静应对。”
就在父子二人交谈之际,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老狱卒缓缓走来,来到包拯的牢房前停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