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万年修行变化!
第七百一十六章 万年修行变化! (第2/2页)一声“姐姐”出口,两人之间的称呼更加亲近了一些。
总是道友道友相称,那和其他道祖相比没有什么区别。
姜云尝试通过一点点微弱的改变,来改变两人之间的关系。
后冥轻抬眼眸,眸光流转间,似有幽蓝火焰在瞳孔深处明灭。
她微微闭眼,神识如蛛网般蔓延至身躯每一处角落,仔细探查体内变化。
片刻后,她睫毛轻颤,语气笃定:“体内被侵蚀的痕迹消散了很多,再有一百三十八次配合,应该就能彻底摆脱!”
那声音虽平静,却似重锤般砸在姜云心头。
他喉结滚动,难以置信地反复咀嚼着这个数字。
一百三十八次配合,意味着二百七十六万年的漫长岁月!
这等侵蚀之深,远超想象。
他突然理解了后冥此前主动示好的缘由——在这被地狱冥火纠缠了不知多少纪元的困境中,自己的轮回道焰,或许就是她唯一的救赎曙光。
姜云望着后冥那看似平静的面容,心中暗忖:即便以一个祭元终结为期限,二百七十六万年也未必能赶得上。
足以可见,后冥被困在这泥潭中,该是承受了多少煎熬!
不过他真正在意的,并非后冥被侵蚀道痕消退的进度,早早晚晚的问题而已。
真正在意的是那些诡异与不祥之气被拔除时,她竟毫无察觉?
“除了这些呢!?道痕消失对你有什么提升吗?”姜云再次开口,话语里藏着不易察觉的试探。
他目光灼灼,似要透过眼前之人的表象,直探其神魂深处。
“其他什么提升?”
后冥微微蹙眉,眼中闪过一丝困惑。
她并未怀疑姜云的意图,只当是好奇,毕竟姜云也打算再尝试掌控这种火焰,在对方的提示下,缓缓闭上双眸。
刹那间,周身气息内敛,神识如潮水般漫过身躯每一处窍穴、每一缕血脉,似要将深藏的变化尽数捕捉。
良久,她美眸轻启,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不确定,朱唇轻启:“好像思维去掉浅浅一层迷雾,这算是改变吗?”
她的声音轻柔,却如惊雷在姜云心头炸响,这就是他想要的答案。
“等以后慢慢看吧。”
姜云颔首,眸中思绪翻涌。
思维变得清明,或许正是诡异之力消退带来的影响。
“我是还以为道痕消散会让你实力提升。”他又补充一句,生怕对方生出误会。
实则他真正忧心的,是后冥对诡异之力的迟钝反应——这不仅关乎她自身的安危,更牵扯到姜云至关重要的布局。
早在那道封印玄帝的剑光之下,姜云便与荒天帝彻夜长谈。
二人一致认定,想要瓦解诡异阵营,想将黑暗生灵拉入己方,首要便是拔除其体内的诡异与不详气息。
当年黑暗火灵儿与黑暗柳神体内的邪恶气息,虽如附骨之疽,却并非不可磨灭,只需耗费了荒天帝些许时日与精力。
然而,道祖境界的黑暗生灵,体内的诡异之力早已根深蒂固。
即便强如荒天帝,也未曾尝试过彻底清除道祖体内的邪恶气息。
这不仅是个艰难的挑战,更是一场时间与精力的豪赌——耗费漫长岁月与海量资源,结果却未必能成功。
与其如此,倒不如挥剑斩杀,以荒天帝的实力,斩杀十几个道祖也消耗不了多少功夫。
姜云立于轮回道焰蒸腾的光晕之中,神识如蛛网般笼罩整片虚空,心中翻涌着无数谋划。
上苍岁月漫长如渊,他倒不缺时间去验证那些藏于心底的种种秘术。
毕竟,能让他握在手中的祛除诡异之法,已经有好几个了。
首当其冲的,是彻底度化本源之法。
此法若成,便能如重塑天地般,将黑暗生灵自根源上剥离诡异与不详。
可姜云望着不远处盘坐修行的后冥,眸中闪过一丝凝重。
度化一位道祖谈何容易?
既需要对方心甘情愿敞开心神,又得自身实力足以碾压,二者缺一不可。
即便是后冥对他有依赖,两人之间存在着大道吸引,让一位道祖放下防备,无异于让猛虎交出獠牙,此路几乎行不通。
用来度化仙王之下的存在倒是不难。
其次便是轮回道焰与地狱冥火,是姜云手中最锋利的双刃剑。
他在黑暗空间中反复试验,这种火焰交织成网,足够的时间,能够将诡异气息焚烧成虚无。
即便是道祖体内的诡异气息也没问题。
血色祭台中,那被诡异不详侵蚀的邪帝部分本源,在烈焰中发出不甘的嘶吼,最终化作点点星光消散。
后冥修行时,地狱冥火侵蚀消退的过程中,确实连带拔除了不少诡异之力,这让姜云心中燃起希望。
但他也深知,这两种火焰虽霸道,却如江河有涯,极限至多能焚尽仙帝体内的邪祟,面对祭道层次的存在,威能便会大打折扣。
至于那高原之上的始祖物质,连荒天帝都未能彻底焚烧,更是遥不可及的禁区。
还有那净世大磨秘法,乃是姜云在那个磨盘上参悟所得。
可姜云心中也清楚,这秘法虽玄妙,根源不过是磨盘上的残刻,潜力与两种火焰相仿,极限或许也止步于仙帝境。
然而,姜云绝非轻易言弃之人。
他将轮回道焰的焚烧之力、地狱冥火的中和之效,再加上净世大磨的荡涤之能,三者相互配合,如同织就一张天罗地网。
他有信心,只要假以时日,定能将后冥体内的诡异物质清除大半。
只是这净世大磨秘法若被道祖层次的强者施展,究竟能又多大的效果,还不清楚,心中便涌起一些期待与忐忑。
姜云眸光微闪,望着后冥周身若隐若现的幽蓝寒雾,突然开口道。
“后冥姐姐,你之前可曾观摩过那方神秘磨盘?我曾借其玄妙,创得一则法门,或许能助你压制体内道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