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一十、向死而生
两百一十、向死而生 (第1/2页)【全民公告】
【为将虫族威胁扼杀于萌芽,经指挥中心研究决定,即刻启动“熔炉计划”与“织网计划”。】
【现面向全体公民招募以下专业人员:地质工程师、钻探专家、机械自动化技术人员、生物神经科学家、信息素研究员、特种作战人员及志愿者(不限职业,需通过基础体能及心理评估)】
【特别警示:受地下特殊环境及任务性质影响,执行人员生还率极低——"熔炉计划"存活率不足50%,"织网计划"不足30%】
这条仿佛带着血色的公告瞬间点亮了每个东国公民的手环。
令人震撼的是,公告发布后仅五小时,全国登记点便排起蜿蜒长龙。
二十四小时内,报名人数突破计划需求的300%。在生死抉择面前,东国人民用行动诠释了何为“向死而生”。
此刻,三号大陆上一百座超深钻探平台正昼夜不息地施工,预计两个月内全部竣工。
与此同时,两万三千余名选拔出的精英已在新设立的训练基地展开训练,他们将在准备就绪后,搭乘钻地飞船奔赴各个虫族巢穴,执行最后的爆破任务。
为确保万无一失,每个目标点将同时派遣十支小队。
每支小队由二十人组成——这个数字远超最初计划的十人编制。
这些战士中不乏现役军人、神荼郁垒特种队员,更有各行业顶尖人才,他们共同经历了堪称残酷的体能、心理与专业能力的层层筛选。
深钻计划特殊训练基地。
钻地飞船的模拟舱内,二十名穿着笨重的防护服的队员正在适应极端环境。
舱内温度已经升至300摄氏度,气压是地面的十三倍,模拟地下五十公里处的环境。
“呼吸频率放慢!”队长刘锦的声音在通讯器中响起,“在下面不可能得到补给,我们必须节约任何一点氧气。”
“钻地飞船只能带我们到虫族附近,最后一点路程只能靠我们自己走过去。”
“高温高压下,氧气会消耗的非常快,多坚持一点时间,就能提高一点任务完成的概率。”
刘锦是一名有过多次深井勘探经验的地质勘探专家,丰富的经验再加上过人的体魄,让他成为了其中一支熔炉小队的队长。
他身旁的战士——原神荼队员的王文文——正在操控着一辆机械车,透过面罩可以看到他的脸上凝结着汗珠,但手指稳得可怕。
每一支熔炉小队都将携带一枚高当量的氢弹,这枚氢弹会被装载在一个特殊的履带式辅助机械车上面,然后运往预定引爆地点。
这辆机械车也是专门为了任务设计出来的。
不但拥有极强的通过能力,上半部分还有简单的工程机械构造,可以将一些拦路的障碍处理掉。
它甚至还有两套应急高强度飞钻,可以在遇到无法通过的地方,利用弹射钻头和拉索,架设出一个空中通道出来。
由于需要确保安全和可控,加上特制外壳以后每一枚氢弹都重达二吨以上,在地下的高压环境下,即便有外骨骼的辅助,也是很难搬运的,所以这个机械车非常重要。
王文文的手指在机械车的控制面板上快速调整着履带的抓地力和机械车的姿势,防止出现任何意外。
面罩上的数据流不断跳动,显示着外部环境的实时变化——温度仍在攀升,气压持续增大,他的呼吸微微急促,但手指依旧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