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一十二、地龙三号
两百一十二、地龙三号 (第2/2页)李建设的表情略显尴尬:“这是最主要的缺点。”
“在前期测试中,线缆被岩石卡住或意外断裂的概率约为15%,一旦发生,飞船就会失去动力...”
“变成地下的金属棺材。”万院长补充道。
“是的。”李建设沉重地点头,“而且线缆限制了飞船的机动性,它只能沿近乎直线前进,无法灵活转向或者更改路线,任何多余的偏离都会导致线缆断裂的可能性增大。”
“所以飞船返程的时候必须继续呈V字状,角度还不能太小,否则很容易造成线缆断裂。”
“这也是模拟测试三个方案里面生还率最低的一个。”
“任务完成率还可以,但是返程率只有完成率的三分之一。”
房间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设备运转的嗡嗡声。
“那么,最后这个......”
万院长转向第三个带有核能标志的模型。
李建设深吸一口气:“这是最大胆的方案——微型核反应堆驱动。”
屏幕上跳出一个复杂的反应堆剖面图,无数管道和线圈交织在一起。
“它结合了前两种方案的优点:近乎无限的能源和完全的行动自由。”
“现有的核潜艇动力核心略做改造就可以直接使用。”
“新研究出来的隔热材料,再加上热电转换隔层,完全可以保证反应堆在地下深处也能正常运行。”
“地龙三号同时拥有强劲的动力和灵活的操控,也是模拟测试中成功率最高的一个。”
“这不是很好吗?”万院长看着一脸复杂的李建设,“为什么这种表情?”
李建设叹了口气,“因为我们根本来不及制造足够的地龙三号。”
“哪怕是倾尽全力,并且将蓝星那边所有的已经完工的核潜艇和其它小型反应堆全部拿过来改造。”
“到计划实行的时候,我们最多只能造出三十艘,剩下的还是必须选择另外两种地龙钻地飞船。”
“困难主要在什么方面?”
“反应堆。”李建设果断回答。
“我们没有足够的反应堆,也来不及制造太多的新的,这东西不像其它的设备,可以很容易就造出来,危险性和难度非常大,只有几个特殊的工厂才能完成建造。”
“我记得羲和基地那边关于小型核聚变反应堆有了突破,那个能够用得上吗?”万院长思索了片刻说道。
“恐怕不行。”李建设摇了摇头。
“虽说小型聚变堆一旦完成绝对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时间上来不及。”
“按照羲和基地的进度,最快的原型堆也要在两个月后才能完成,再通过测试和改进,怎么说也是半年以后。”
“那你这次专门找我来看这些验证设计的原因......”万院长回过味来,看着另一边的李建设。
“对,就是您所猜想的那个原因。”李建设认真的盯着屏幕里的万院长。
“请万院长向指挥中心汇报,无论采取什么办法,我们都必须获得足够多的小型反应堆。”
“这不但关系到地龙三号的建造,更是关系到我们诸多战士能不能活着回来,能不能顺利完成那两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