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忽鲁鼎炉:乾坤烹劫
第三十一章 忽鲁鼎炉:乾坤烹劫 (第1/2页)第三十一章忽鲁鼎炉:乾坤烹劫
辰时三刻,忽鲁谟斯国港口。
宝船锚链触及海底的瞬间,海面突然沸腾如粥——数千个青铜鼎浮出水面,鼎身刻满“天命所归“的楔形文字,鼎中蒸腾的白雾凝成锁链形状,锁链末端系着写有各国国号的纸灯。朱瞻膳转动山河珏,珏面裂纹竟渗出微光,微光轨迹与港口中央的“天命方鼎“八角纹路完全重合。春桃捧着《忽鲁谟斯金炉志》跑来,书页间夹着从木骨都束带回的星石碎末,碎末在鼎光映照下竟排成“鼎烹国运“的阵型。
“书中说忽鲁谟斯的金炉能冶炼天地之气,“她指着插画中三层八面的方鼎,鼎腹刻着二十八星宿图,“但梅花卫把它改造成了'天命方鼎',声称只要投入各国的'国运精魄',就能烹煮出永恒盛世。“苏月璃放下手中的磁力仪,仪器指针疯狂旋转,最终指向方鼎中心,那里正渗出与柯枝齿轮油、溜山业火油同源的黑色雾气。
巳时初刻,方鼎祭坛。
祭坛以八座青铜巨鼎为基,中央方鼎高达十丈,鼎身每面都开着丈许宽的“国运入口“,入口处堆积着各国进献的奇珍异宝——锡兰山的智慧莲花种、古里的镜殿残片、柯枝的齿轮铭文板,甚至还有溜山灯塔的青铜构件。梅花卫大司鼎——一个身着波斯锦袍的络腮胡男子站在鼎顶,他手中的“乾坤勺“勺柄刻着十二道血槽,槽内凝固的暗红物质散发着人魄香气息。
“忽鲁的子民们!“他的声音通过鼎壁回声放大,宛如雷霆滚过沙漠,“看这方鼎中的乾坤汤!每一味药材都是从各国国运中提炼的精魄!“他挥动汤勺,方鼎中突然喷出五彩烟雾,烟雾中浮现出“大明船队耗尽诸国气运“的幻象,“唯有向方鼎献祭本国最珍贵的文明遗产,才能让汤液沸腾,为我国换来千年昌盛!“
朱瞻膳注意到献宝的百姓中,有人捧着祖先留下的航海日志,有人抱着神庙中的镇殿圣像,甚至有孩童攥着断成两半的星石吊坠——所有物品都被梅花卫的“验鼎官“用刻刀划上十字裂痕,裂痕处渗着与大司鼎血槽中相同的物质。春桃用梅花镖挑起一块献宝后得到的“天命符“,符纸背面的梅花水印下,隐约可见“建文二十年“的年号戳记。
午时正刻,鼎炉密道。
三人通过祭坛下的投宝口潜入方鼎内部,只见鼎腹三层分别对应“天、地、人“三才,每层都架着数十口“国运锅“,锅中熬煮着各国文明符号:柯枝的星轮纹路在沸水中扭曲成锁链状,溜山的灯塔铭文被熬成糊状颜料,木骨的星石碎末正与迷心散共煮成荧光浆液。苏月璃用银簪蘸取浆液,簪头瞬间变黑——那是混合了巫蛊与机械毒素的征兆。
“他们在炼化文明记忆,“朱瞻膳指着墙上的《鼎炉炼运图》,图中用朱砂标注着“抽取民心之力,铸造天命之基“,“就像把各国的灵魂放进锅里熬煮,再用残渣控制百姓。“春桃的梅花镖敲中某块鼎壁,暗门打开后露出一间密室,室内整齐排列着上万只“国运瓶“,瓶中装着从百姓眼中提取的“信仰之泪“,瓶身标签写着“用于调制乾坤汤引“。
未时三刻,破鼎之战。
大司鼎宣称“乾坤汤即将熬成“,挥动汤勺舀起沸腾的浆液。朱瞻膳挥动重光宝钞化作巨网,网住空中的浆液,宝钞遇污后竟化作十二只玄武,驮着浆液冲向鼎外的海水。春桃射出照明弹,照亮了鼎炉夹层中的操控室:十二名梅花卫成员正踩着踏板控制鼎内机关,他们脚下的齿轮组连接着每口国运锅的火候调节阀,调节阀上刻着“恐惧火候““贪婪温床“等字样。
“所谓天命方鼎,不过是个装满谎言的炼蛊炉!“苏月璃踢翻一口国运锅,锅中滚出的不是文明精魄,而是梅花卫强征“国运税“的账本——某城邦的献宝记录上,竟写着“拆毁神庙换取鼎中仙汤“的字样。朱瞻膳展开忽鲁谟斯与大明的《海运同盟书》,盟书封印处的方鼎图案与眼前邪鼎截然不同,真正的鼎腹刻着“通商惠民,万邦协和“的铭文。
大司鼎见阴谋败露,抓起乾坤勺砸向朱瞻膳。春桃甩出梅花镖切断勺柄,断勺落地时裂开,露出里面藏着的“摄魂虫“——与柯枝业火虫同源的蛊虫,虫身刻着“梅花卫“徽记。与此同时,方鼎突然剧烈震动,鼎内的巫蛊浆液顺着裂痕渗出,在祭坛上汇成梅花形状的毒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