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蒸蒸日上
第442章 蒸蒸日上 (第1/2页)赵清虎在家里面猫冬,清闲了下来。
但是,大渊皇朝这个庞大的机械,却因为他快速运转了起来,一刻也不曾停息。
上到宏丰帝,下到朝廷各部门,这个冬天,注定是不清闲的。
公元二十六年,看上去平淡,实际上,发生了许多大事情。
大渊皇朝版图扩张,对于朝廷来说,就是一件大事,也是能倍增他们工作量的事情。
安南两路打下来已经一年多了,但是,朝廷的官僚系统想要将块地彻底纳入掌控,给安南的百姓们登记造册,确定税赋等等,都是老大难的问题。
为此,户部、吏部,甚至是兵部、工部都忙得不可开交,有专门的侍郎带着人在办理这件事情。
大渊皇朝,乃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文明之国,自然不能不教而诛。
刑部、大理寺,都派遣了一部分官员进入安南,就是为了普及大渊律令。
大渊律令,虽然带着浓厚的封建皇朝特性。
但是,比之安南的律令,不知道要先进多少。
就比如,在奴仆、奴隶这方面,大渊律令就有明文规定。
仆从、奴隶,也是有权利的,主家不能肆意杀戮毒打,是有惩戒的。
虽说,这条律令在执行的时候,大打折扣。
可毕竟有啊,律令之中白纸黑字写着呢,为了保证签了奴隶契书百姓们的权利,足足有十六条呢。
赵清虎当初阅览律令资料的时候,看到这个,还感觉挺新奇的。
可惜啊,执行层面,根本就无法彻底实施。
大渊皇朝,连皇权不下乡这个问题,都无法彻底根除解决,更遑论其他。
除了安南,今年朝廷还布置了武国的事情,海外两个开垦地,也派遣了大量文官过去。
最重要的是,辽东草原,那一大片的草原冰川,不仅要记录详细的地图,还要划分县、府,选好定居点,拓荒建设,开垦建城。
年前,这千头万绪的事情,都是要做一个小结的。
宏丰帝可坐在龙椅上,等着看结果呢,啥都拿不出来,这些官员们,连回家过年都难。
户部,自然要统筹全国的税赋,不仅有银钱,还有粮草、布匹等等。
赵清虎便是在家猫冬,每天也有几件事情需要处理。
好在,都是顾凌轩带回来的条子,真的到了他这里,也没有什么急切的事务。
倒是大丫忙了起来,家里的工坊、庄子、铺子,在入冬之后,都是要做一次年结的。
他们家的事情,赵清虎当上甩手掌柜后,第一顺位就是大郎,之后便是大丫,连杜真,还有赶到京城过年的二郎都忙了起来。
全家上下,也就是赵清虎还能清闲。
就是大狗子他们,也还没放暑假,学业忙着呢。
听说京城内外的学校,都开始烧锅炉了,以确保能集体供暖,还有提供热水、热饭。
好在学校还算有人性,入冬气温降低后,便推迟了早上的开学时间,下午放学也提前了。
------
“墨六好端端的怎么去天津卫了?”
这一日,顾凌轩从工匠院回来,带回来了一个让赵清虎好奇的消息。
“老爷,是蒸汽船的事情。”
赵清虎皱眉,细细思虑了一会后这才恍然大悟。
运河快要封冻了,漕运在北方算是快要停摆了。
而且,造船厂,原本就应该设置在大江大河旁边,甚至是海港之内。
目前,蒸汽船只有十几米,还能在陆地上拖行一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