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李隆基解读《潼关怀古》【求月票】
第56章 李隆基解读《潼关怀古》【求月票】 (第1/2页)“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大唐开元世界,长安太极宫武德殿,即位刚满十个月的李隆基,正捧着公孙大娘写的《潼关怀古》,逐字逐句的读着。
武德殿门口,跪着从八品的潼关副守将,此时他大气都不敢出,生怕陛下一个迁怒,将自己革职处死,全家流放。
所幸他担忧的并没有发生,反倒是等来了客客气气的高力士:
“此事干系重大,莫要外传……将军一路辛苦,请随宫中禁卫前往驿馆安歇。”
副守将点头答应,跟着宫中禁卫出去了。
李隆基将公孙大娘的墨宝递给中书侍郎王琚:
“神仙降下法旨,让我做仁君,昔年太宗陛下也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警世之语,但若连皇位都不安稳,如何为仁君?”
现在是他和亲姑姑太平公主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双方纷纷拉拢长安城内的官员站队。
太平公主拉拢了四位丞相和几个大将军,还将不肯依附自己的宋璟、张说(yuè)等丞相贬到外地,进一步削弱李隆基的力量。
李隆基所依赖的,只有直属于皇帝指挥的【万骑】。
万骑本是跟随皇帝打猎的组织,原名百骑,后来人数逐渐增多,成了皇帝的私人武装力量,比禁军更值得信赖。
尤其是眼下,禁军的左金吾将军和右羽林将军全在太平公主那边,皇宫的安全岌岌可危,万骑成了李隆基手中仅有的武装力量。
王琚读完整首长短句,向李隆基道喜: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李隆基不解道:
“如今姑姑苦苦相逼,双方势如水火,何喜之有?”
王琚很清楚,这会儿分析局势啥的已经不起作用了,而且所有局势早已经分析透彻,现在要做的,就是增加陛下的信心。
当初曹操为何对郭嘉的十胜十败论那么感兴趣,是因为分析得鞭辟入里吗?不,是能增加曹魏一方的信念和决心!
连旁观者都能看出来,十胜十败论中有一多半都是凑数的,曹操身为军事大师,自然也很清楚。
但那个时候,能鼓舞人心增加士气,就是好的谋士,就能被曹操奉为上宾。
现在借公孙大娘这首长短句,王琚打算学习郭奉孝,鼓舞一下己方的士气:
“传闻神仙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神仙将此箴言赐予陛下,定是清楚陛下才是万众归心的帝王之选,此乃天命也!”
李隆基对这话来了兴趣:
“说下去!”
“神仙之人间行走石榴仙子,之所以选择向陛下献祥瑞,而不选择对面……定是一元仙长清楚陛下能扫平障碍;”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此乃警示陛下,日后多勤政爱民,莫要贪图享乐……定是一元仙长认为您是明君,才给出了更高的期许。”
李隆基的信心确实上来了,但还有些不放心:
“【意踌躇】三字,是在我和姑姑之间难以抉择吗?”
身为中书侍郎,王琚的反应能力非常快:
“非也!神仙只是在担心,若将最终结果告知陛下,陛下是否会飘飘然,是否会忘记作为仁君的要求,故而踌躇。”
这话让李隆基信心大增,向高力士吩咐道:
“在靠近皇宫的坊市,腾出一个院落修建一元观,石榴仙子一到长安,即封她为一元观执事,朕每逢初一十五,必亲去焚香祈福。”
他本想在太极宫或者即将完工的大明宫中修一座道观,又担心会惹来一元仙长不快……让仙长的人间行走入宫担职,似有觊觎之意,所以得避嫌,不能让神仙误会。
该说不说,武则天真的很懂自己的子孙,知道李隆基吃这一套,就让公孙大娘高调行事,如今公孙大娘已经成了神仙的代名词,就连她曾经呆过的伎班,也沾了不少光。
李隆基根据《潼关怀古》信心大增时,混元宫内,则是另一番景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