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97章 辈分问题
第 2097章 辈分问题 (第1/2页)这段时间,不止幽州大营在忙着筹备返程物资,长安城里的商队、军队也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
毕竟再过不久,天气就要转凉,入冬后道路难行,运输会更加困难。
左骁卫的物资已经陆陆续续运进大营,只待一声令下,便启程前往并州。
杜松作为左骁卫的负责人,除了酒水买得多些,其他商品都采购得不多,大多是些长安本地物价便宜、而并州售价更高的必需品。
先前有右武卫打样,杜松怎么可能不想发财,无奈现实情况不允许。
同一家供应商,出来进去,难道不知道白家在找祝明月配货吗!
先前时间紧、没门路,庄旭的东西一股脑交给白家分销。
在这方面,坐地户的确比客军更有优势。
现在白家自己带货了,哪还能顾得上左骁卫的三瓜两枣。
他们能把自家货卖明白就不错了。
项兴朝在杏花村忙着验酒时,孙无咎带着一群家丁来万福鸿分批次取货。
其他商铺的货物还好,只要集中到万福鸿就能统一提取。
唯独济生堂只有崇仁坊一家总店,别无分号,他们只能绕道来崇仁坊取货。
车驾从济生堂侧门缓缓进入,孙无咎则带着亲随,大摇大摆地从大堂走进店内。
自古看病买药都是赶早不赶晚。
孙无咎等人到济生堂取货时,日头已升至半空,算不上“早”,大堂里的客人寥寥无几,显得格外清净。
药柜后,今日轮到朱淑顺和谢静徽值班。
此时,柜台前站着一个年轻男子,身着青布长衫,背影挺拔,正是左石青。
他面前放着几张荷叶,上面分别摆放着的枸杞、乌梅、山楂。
若不知道这是医馆,还以为是哪家零食铺子呢!
别管枸杞、山楂、乌梅在外头做什么用,但进了医馆,它们就是药材。
这几样东西正好对应着两道膳饮:枸杞山药鸡汤和乌梅山楂雪梨汤,都要适合秋日的。
左石青拿起一颗饱满的枸杞,放在指尖仔细端详,开口问道:“这是今年的新枸杞吧?瞧着颜色鲜亮,颗粒也饱满。”
左家虽早已不再以行医为业,祖上却也是杏林世家,多少还留存着些辨识药材的底子,左石青耳濡目染,对这些常见药材也略知一二。
谢静徽在一旁整理药方,闻言抬头点头应道:“嗯,这是四野庄外围栏里种的早熟枸杞,刚晒干没几日,赵大夫特意送了些来济生堂,说是让我们试试水,看看客人喜不喜欢。”
左石青结合自家画铺的经营经验,继续说道:“依我看,这乌梅和山楂,得提前分成一份一份的小份,客人需要多少就按分量取用。”
似左家的画铺,只有那些懂行的老主顾,才会直接买矿料自己研磨。
大多数客人买的都是现成的颜料,纸笔也多是让伙计根据他们的需求推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