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 第261章 逃出生天的契机

第261章 逃出生天的契机

第261章 逃出生天的契机 (第2/2页)

也就是说,只要他将生物的等级刷上去,就能再次获得一个自由属性点,这无疑是非常划算的。
  
  呼哧……呼哧……
  
  脑中想着事情,陈辉已经开始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看了看手表,今日5KM计划已完成。
  
  陈辉也没有逞强,放慢速度,开始慢走。
  
  虽然久不锻炼,但身体底子还在,跑个五公里还是没问题的,但要是再远,就有些超负荷了。
  
  刚放慢速度,旁边一道靓影就风一般的从身旁冲了过去,超过陈辉时,还回头看了陈辉一眼,嘴角微撇,显然对陈辉的体力很是鄙夷。
  
  “陈教授在数学上无人能比,但这跑步,可就差得有点远了。”
  
  又是一人从他身旁跑过,还笑嘻嘻的调侃了一句,竟然是费弗曼教授。
  
  自己现在竟然连个六十多岁的老头都跑不过了,陈辉也有些无奈。
  
  不过他也没有逞强,慢走一段后,在卡内基湖旁的长椅上坐着休息了一会儿,这座由安德鲁·卡内基捐资修建的人工湖,此刻正被薄雾织成半透明的纱幔,湖面像一块被晨光慢慢焐热的祖母绿翡翠。
  
  陈辉只是单纯的坐着,放空大脑,欣赏眼前湖景。
  
  【你的语文熟练度由2级72%提升到73%】
  
  一条弹幕从眼前闪过。
  
  陈辉倒是没想到自己只是看看景色都能提升语文熟练度的。
  
  心满意足的起身。
  
  回到学校给自己准备的公寓,洗了个澡,拿出一迭黎曼猜想相关的论文,钻研起来。
  
  接连解决两道千禧年难题,都获得了自由属性点,陈辉猜测,解决黎曼猜想,大概率还能获得一个自由属性点。
  
  既然一时半会无法进行可控核聚变的研究,陈辉索性转变思路,先提升自身属性,等到回去后,很多问题想必就能迎刃而解了。
  
  黎曼猜想的内容很简单,黎曼ζ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均位于复平面上的临界线(Re(s)=1/2)上。
  
  这也是黎曼猜想民科含量超标的原因,似乎任何一个上过小学的人都能对它指指点点。
  
  但想要理解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黎曼的这个猜想主要是用来描述自然数中素数的分布。
  
  目前计算机已经验证了前15亿个非平凡零点均位于临界线上,但严格数学证明仍未完成,如果这个猜想能得到严格的数学在证明,可精确描述素数在自然数中的分布规律。
  
  那么数论中数以百计的悬而未决问题,比如孪生素数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将会迎刃而解,使这些依赖黎曼猜想的命题升级为定理,极大完善数论体系。
  
  同时证明过程可能需要革命性的方法,如非交换几何、随机矩阵理论等,其价值可能远超猜想本身,类似费马大定理的证明催生了椭圆曲线理论,黎曼猜想的解决或将为代数几何、复分析等领域开辟新方向。
  
  对黎曼ζ函数性质的深入理解将推动复变函数论、调和分析的发展,并为物理和工程领域的数学模型提供更精确的工具,这也是陈辉选择了黎曼猜想作为下一个课题的原因之一。
  
  同时,RSA等公钥加密算法依赖大素数分解的困难性,若黎曼猜想揭示素数分布规律,将会加速破解此类算法的效率,到时候,互联网上将不会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安全。
  
  或许,这会是他逃出生天的契机。
  
  摇了摇头,甩出脑海中的杂念,继续专注于眼前的论文。
  
  历史上很多著名数学家都研究过素数的规律,但想到用函数来表达素数分布,却还要从高斯说起。
  
  高斯在1792年通过素数分布统计提出素数定理猜想,预言素数计数函数渐近行为(π(x)x/lnx),为问题奠定基础。
  
  狄利克在1837年首创L函数并证明算术级数中的素数无限性,开创解析数论方法。
  
  切比雪夫在1852年以函数θ(x)=Σ_{p≤x}lnp为工具,首次严格量化PNT边界,逼近证明门槛。
  
  1859年,黎曼发表划时代论文《论小于给定数值的素数个数》,彻底重构问题框,他定义复变ζ函数(ζ(s)=Σn,Re(s)>1),通过解析延拓覆盖全复平面,并揭示素数分布的核心秘密蕴藏于ζ函数的非平凡零点——即实部在[0,1]内的零点。
  
  据此,黎曼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猜想,即所有非平凡零点的实部均为1/2,并给出显式公式π(x)=Li(x)-Σ_ρLi(x^ρ)+低阶项,证明若RH成立,则素数分布误差将被压缩至最优阶O(x^{1/2+ε})。
  
  20世纪初,研究进入理论攻坚期。
  
  阿达马与瓦莱·普桑基于ζ函数在Re(s)=1无零点(弱于RH),独立证明PNT,首次严格验证高斯猜想。
  
  哈代突破性地证明无限多个零点位于临界线,其构造的实值函数Z(t)=e^{iθ(t)}ζ(1/2+it)成为后续计算验证的基石,哈代与李特尔伍德进一步提出ζ函数矩猜想,为零点密度研究建立分析框架。
  
  塞尔伯格则通过迹公式与筛法创新,证明临界线上零点存在正比例,彻底消除“临界线可能仅含零星零点”的疑虑,并因此获得了1950年的菲尔兹奖。
  
  黎曼猜想的诞生与发展,是数论从经验观察迈向现代解析理论的缩影。
  
  陈辉翻到论文最后一页,眼中似乎还有公式在流转。
  
  这些天他已经看完了相关研究的所有论文,接下来,就到了他出招的时候了。
  
  前人对于黎曼猜想的研究无疑已经进展到很深入的阶段了,但毫无疑问,无论是筛法还是圆法,都距离那个终极答案还有一定距离。
  
  筛法是华夏数学家很擅长的一种方法,陈景润就是通过改进筛法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弱化定理1+2,可惜距离1+1还有很长的距离。
  
  张一堂同样是通过优化筛和L函数分析,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间隙小于7000万的相邻素数对,可惜,距离彻底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同样还有很长的距离。
  
  似乎总是差那么一点。
  
  是沿着哈代建立的框架,继续深入研究,还是通过优化筛法来证明黎曼猜想?
  
  陈辉依旧没什么头绪,他还需要更多的灵感。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既然暂时没有头绪,陈辉也没有着急,转而放松大脑,打开了费弗曼发来的邮件,里面是通过普林斯顿数学院初筛后的学生简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