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2章 拒帝婚

第2章 拒帝婚

第2章 拒帝婚 (第1/2页)

二月末大军在京城基本整装完毕,三月十七从京城出发,直奔入关劫掠的阿鲁台而去。
  
  北征大军的气氛并不是很紧张。
  
  蒙古诸部实力很弱,只敢入关劫掠,不敢正面会战。
  
  第三次北征阿鲁台时因为没有斩获,于是和兀良哈部开战,第四次时基本上没有打过会战,这次大概也不会例外,阿鲁台大概又是远遁。
  
  他们更像是陪着皇帝来草原上怀念逝去的青葱岁月。
  
  太孙朱瞻基、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兵部尚书李显穆、内阁大学士杨荣、金忠,还有许多随军官员,在处理着军务和一部分政务。
  
  这是一个移动的中央朝廷。
  
  “明达不必如何紧张,那阿鲁台部早就远遁千里之外了,我军的斥候遍布四野,但凡有风吹草动,都能知晓。”
  
  进入草原后的情况,和众人所预料的果然相同,阿鲁台部没有丝毫和大明军队硬碰硬的打算。
  
  李显穆微微颔首,却一直保持着警惕,他要时刻观察皇帝的状态,一旦有不对劲的地方,立刻就要将消息传回京中,甚至关键时刻,要先控制住汉王和赵王二人。
  
  朱瞻基自然知道为何,也不禁有些紧张起来。
  
  “显穆,瞻基,你们过来。”朱棣站在地图前笑着招呼二人。
  
  “阿鲁台逃的太快,这次怕是又抓不住他了,恰好给你们讲一下行军的诀窍,日后这北疆还要落在你们身上,不懂军事可不行。”
  
  朱瞻基是从小跟在朱棣身边长大了,无论文治武功都相当不错,算是小六边形战士。
  
  李显穆也差不多,在军事上的天赋虽然不如政治,但毕竟有张辅这么多年的教导,还是足以独当一面的。
  
  二人凑在皇帝身边,听着皇帝的讲解,李显穆只觉有些恍惚。
  
  他好像回到了三十年前,那个时候给他讲解的是先帝,李氏两代都受到了皇帝的重用,有了如今的富贵地位。
  
  虽然曾经发生过不愉快,可当初的对错本就众说纷纭,外祖父和舅舅又对他很好。
  
  李显穆又微微叹了口气,不再去想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好好做他的大明忠臣就行了。
  
  至于那些对错、恩怨、是非,就让它随风逝去吧。
  
  ……
  
  又是枯燥一日,李显穆在皇帝大帐中同一众文官处理政务。
  
  朱棣坐在上首,不知在想什么,突然问道:“显穆,朕记得你大女儿十二岁了吧?”
  
  这一句问顿时吸引了帐中群臣的注意力,皇帝可不会随意乱问,这是有想法。
  
  “是的陛下,小女十二岁了。”
  
  朱棣若有所思道:“该是选人家的年纪了,可有什么看中的?”
  
  这一问意思就有点明显了。
  
  众臣皆悄然对视着,虽然大明皇后现在从中低级的官员选择,但后宫中其他妃子却有许多出身高贵。
  
  比如朱棣后宫中的张贵妃就是张辅的妹妹,朱高炽的侧妃张氏,是张辅的另外一个女儿,从这里说,李显穆和朱高炽还是连襟。
  
  按照辈分来看,皇帝陛下这是有让李显穆长女李淑夏入太孙宫中,以后定然是个贵妃了。
  
  其他人能猜的出来,李显穆自然也能,他对女儿入宫没什么抵触。
  
  女儿总是要嫁人的,嫁给皇帝又没什么不好,吃得好、穿得好,身份尊贵。
  
  至于什么困于深宫,追求自由,那就说笑了,其他妇人也不能随意抛头露面,没什么区别。
  
  只可惜……
  
  李显穆叹息着摇摇头道:“回圣上,还没有,先父生前立下祖训,但凡有血缘关系的,五代以内不得通婚,堂亲同族如此,表亲也是如此。
  
  这一下子许多比较优秀的人都不能选了,内子也正发愁呢。”
  
  啊?
  
  朱棣本来想说的话,一下子被噎住了,他万万没想到李氏竟然还有这样的祖训,若真有这样的祖训,那他就不可能让李淑夏入太孙宫中了。
  
  李淑霞的外曾祖父和朱瞻基的曾祖父是一个人,这妥妥属于五代以内。
  
  堂亲不能结婚正常,大明严禁同姓宗亲和不同辈分之间结婚,不要说五代,就算是十代,只要还在一个族谱上,也不能结婚。
  
  在明朝时期,甚至同一姓氏、姑舅两姨子女之间的表亲通婚也被明文禁止。
  
  但不同姓氏间的表亲结婚很常见,亲上加亲很多人这么干。
  
  “这是为何?”
  
  不仅皇帝想问,其他人也很好奇。
  
  李显穆正色道:“先父说,近亲结婚不易怀孕,且生下的子嗣,极其容易夭折,而且出现畸形儿的可能性非常高,就算是正常长大,也有很大可能是痴呆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