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现代遭危难苦命女救 返唐朝有巧遇新旅途开
回现代遭危难苦命女救 返唐朝有巧遇新旅途开 (第1/2页)贞观二十年九月初七
天还未亮,六点的手机闹钟响起,程平渊便起床准备出发了,之所以起这么早,是因为他不想被人看到是穿越回去的,他之前想过,穿越这种事太过离奇,根本没人会信,肯定会被当成精神有问题,这可能还是好的,如果恰好被人证明是真的,确实存在某种技术或可能实现穿越,这种事情的保密级别无论放在哪个地方都肯定是最高的,根据他做项目的经验,一个普通的商业项目都会有各种复杂的保密条款和问题,而这种级别的项目,怕是他这个小人物以后无法正常生活了,他可不想惹上这种麻烦。按照程平渊做好的计划,他一早穿越回去,然后在大坑里等,等到救援队开始工作,再把他救上去,然后他再设法从救援队、医院甚至可能关注车祸进程的小媒体的关注下逃脱,再带着药返回唐朝,所以,他必须尽量早起,趁着早上山上没人的时候返回现代,以免被人看到从空中落下。然而等程平渊走出屋子的时候,孟海燕和陈庄主早已备下了热汤食等在门口了,孟海燕坚持要送程平渊上山,被程平渊劝下了,只说山路难走,天色还未大亮,还要赶时间,嘱咐孟海燕按纸条所列的情况行事!四周的山遮住了阳光,这谷底显得格外昏暗,程平渊匆匆和陈总管事带着几个家丁打着灯笼往山上赶。
约莫四五十分钟,他们赶到了光晕那里,天已大亮,程平渊爬上高台,在地上折下的草试出了对面光晕区域,插了小树枝做好标记并测了尺寸,对面的光晕这两天没有明显缩小,按照计算420公斤的物质,这意味着2天内返回更有把握,心中轻松了许多但身体却不敢停顿,脱了外衣和手机一起密封好斜跨在身上,顺便看了一眼时间已经7点10分,将几个气囊绑成一圈套在胸部,然后把缓冲伞放平顶在前面先穿过去,紧接着整个人迅速冲进光晕!
2023年10月21日
一切都如计划,程平渊打开缓冲伞,保证脚朝下的入水姿势,掉入水中后依靠气囊浮起,洞中还有点昏暗,程平渊急忙摸出眼镜戴上,依稀能看清上次救援队员所在的石台位置,程平渊赶紧游过去,却发现这石台距离水面足有四五十公分高,时已深秋,这地下河水的温度高于外界气温,导致水汽蒸腾凝结在石头上,让这石台边缘格外湿滑,根本找不到可以借力的地方,石台不大,大约七八米长,程平渊围着石台周围转了一遍,河水很深,水底石壁陡峭,脚根本蹬不住,经过这一会儿,眼睛慢慢适应了洞里昏暗的光线,程平渊看到石台里面的石壁上好像有东西,急忙把眼镜的水甩干了,仔细观察,正是救援队留在石壁上膨胀栓锚点,程平渊想起公司团建时他见过这些,通常这些锚点是用来固定绳索的,而且这些绳索一般都是作业结束后才拆掉的,然而面前这些锚点上已经没了绳索,一种不详的念头涌上心头,难道救援队的行动已经停止了……虽然地下河水不算太冷,可奈何时已深秋,气温很低,若是一直泡在这水里,用不了多久怕是凶多吉少,程平渊自认为备好了一切,没想到却卡在了一个不高不低的石台跟前,心里一时慌了神,但很快又冷静下来,他意识到他必须先在坑底四周找到另一个可以上岸的地方,他需要马上沿着坑底游一圈仔细查看。
这坑里水流缓慢,几乎感觉不到流动,程平渊开始沿着坑壁往前游,大约转到三分之一位置的时候,他发现这里往前越游越暗,而且明显能感觉到水在往前流,于是便停下来仔细观察,发现这里竟是一个洞口,这洞里回荡的轻微流水声正是从这里传出来的,由此可见这里应该就是坑底水流的出口,洞口另一边大约还有二十米,为了不被吸入地下暗河,程平渊尽量逆着水流游向对面,可还是被水流带进洞里几米,直到抓住对岸的石壁他才放心,当他正要调整方向继续在坑底探索时,一抬头却看到在洞深处的水面上有一片微弱的金光在闪动,程平渊抓着石壁慢慢往洞里查看,那金光越来越大,水流在距离洞口大约十几米的地方转了个弯,转完后他再沿着水流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一个洞口里的水面上一片波光粼粼,似乎还能看到有树的影子在晃动,还有清楚的水流声,程平渊太兴奋了,在他最绝望的时候又看到了生机,他毫不犹豫地朝着那一片波光游去,不知道是因为洞里太黑还是心里太急切,他完全没感觉到水流越来越快,大约游了三四百米后,阳光晒在了程平渊的脸上,刺到了他的眼睛,水流在这里撞在前方的石壁上来了个转向,程平渊被水流裹挟着,半张脸在崖壁上连擦带撞,紧接着从洞口冲出、跌落、触底、被气囊托起,再抬头时,程平渊已经站在一个水潭的边缘,他赶紧走上岸,握在手里的眼镜已经变了形,他先把眼镜掰正,迅速撕开密封包,从里面找出毛巾快速擦干身体,穿好衣服,抬头看时只见那不大的水潭的上方一个四五米高的瀑布挂在洞口,在水潭前方狭窄的出口处横着一条小路,这个天气猛然出水太冷了,程平渊觉得他必须先跑起来让自己暖和一点,于是他迅速走到路上,沿着路往前慢跑,然而不知为何总觉得腿脚有点不听使唤,刚跑出不到十米,便一头栽在了路上。
再次醒来的时候,程平渊已躺经在一座小木屋里的木板床上了,旁边生了火,一个年轻的女孩坐在旁边看着他,见他醒来,忙问道,
“你醒了,你这是咋了?脸磕成这样,大清早还晕倒在山里?头发也是湿的!”
程平渊下意识摸了摸脸,火辣辣的疼,被崖壁刮蹭后留下了一排划伤的伤口,已经肿了,一碰就更疼!
“在山里玩,掉水里了!”程平渊一开口才知道嗓子也哑了。
“你试试能走不?能走的话穿起来去村卫生所检查一下吧!这里离村子上还有点远,我家离这里大约还有2里的山中小路,等到了我家我就可以骑摩托车带你去村上了!”姑娘说,
“好,我试试!”程平渊沙哑着说,慢慢地站了起来,在床边走了两圈,觉得没问题,心里想着还有很多事不能耽误,便说:“那我们走吧!”
“手机!别忘了!”姑娘拿起一旁的手机递给他,
程平渊接过手机的时候顺便看了一眼时间,已经9点过了,走出小木屋,外面的气温也上来了,姑娘搀扶着程平渊往她家走去。一路上,程平渊了解到,这姑娘名叫陈可馨,是一名在西安上学的女大学生,刚入学不久,趁着星期天回来山里采药补贴生活费,未曾想一大早刚上山就看到他倒在地上,看他头发是湿的,想是冻昏了,一个人又没法把他弄出山,便赶忙把他背进那小木屋,这小木屋本是她和他爸为了采药、放羊时临时休息和存放物资才搭建的,给他喂了点自己带的热水,又生了火,他才慢慢醒了过来。一路聊着,不久便到了陈可馨的家,这山上现在就陈可馨一家人,其他的都搬到村子上去了,见到了陈父陈母,程平渊才发现,这陈父是个手脚不太协调的残疾人,母亲似乎智力有问题,陈可馨说她父亲是小儿麻痹后遗症,母亲则是小时候发烧烧坏了脑子,又想到这姑娘星期天还要回来采药,看到这家里陈设,可见这家人真的很困难,便觉得被这姑娘救了也是一种缘分,程平渊又想到自己回唐朝还存在各种变数,这几年卡里攒的钱本来想着给母亲买一套改善性住房,现在却不知道以后还能否用到,便问了陈可馨的学费的情况,加了她的网号后直接给陈可馨转了四万块钱,把这老两口感动的要挽留他吃饭,程平渊忙说自己要去村上做个检查,还要赶回西安,问陈可馨能否帮他租辆车,陈可馨想到了自己在村上开小餐馆的堂兄有辆皮卡,便打电话过去询问,
“哥,我是可馨,你那车今天有人用吗?”
“我记得你不是明天才回西安吗?”
“不是我,是有个朋友今天要赶回去!”
“那正好,刚刚才有人租车说要回西安,你让你朋友抓紧过来,正好带他过去!”
挂了电话,陈可馨便和程平渊一起出发了,摩托车穿过一片树林,到了山根便上了一条狭窄的挂壁公路,程平渊突然觉得这山有点熟悉,回头望时才发现此处正是一个四周环山的盆地,这不就是陈员外家所住的溪林谷吗?而他要翻过的这座山正是入庄地道上面的那座山,这么算下来,陈可馨所说的村子很可能就在南山客栈的位置。
摩托车很快就翻过了山,果然和程平渊想的一样,就在那里有一个名叫南山村的小村子,陈可馨先带他去村卫生所去看了医生,医生询问了情况,说没有发现大的问题,处理了脸上的伤口,开了点伤口消炎的药,又说若不放心可以到市里做进一步检查。程平渊辞别医生,和陈可馨一起来到她堂兄的小餐馆。
“可馨!你来了,那俩人开车上山有点事,一会儿就回来了!这个是你朋友?”一个40岁左右的男人对着他问陈可馨,
“对!”
“兄弟,你这脸咋了?”
“在山上摔的!”程平渊答,
“可馨!你带着他上山采药了?”
“不是的,他早上晕在山上了,我救了他!”陈可馨说
“这样啊,那兄弟你也别租车了,你等一会儿,那两个人回来,我送他们去西安的时候你拼个车,帮他们分摊点车费就好了!”陈可馨堂兄说,
“我可能得多用两天车,我3天内还会回来,到时候把车送回来!”程平渊说,
“这样啊!那你得给我留点押金还有……”陈可馨的表兄话还没说完,陈可馨打断他了,然后把他拉到一边,不一会儿,二人再回来时,陈可馨的表兄变得异常热情,握着程平渊的手说,
“我这妹子从小命苦,你能帮她太好了,车你随便用,租金就算了!这样的话还正好省了我再去西安跑一趟!兄弟怎么称呼?”
“我姓程!”程平渊说,
陈可馨的堂兄一口一个程哥地叫着,然后招呼他们到里屋坐下,上了茶,几个人一阵寒暄,程平渊得知陈可馨的堂兄叫陈少华,陈可馨决定和程平渊一起回西安,聊了几分钟,只听前面饭店里有人叫:
“陈老板,我们回来了!”
陈少华听到声音,说是租车的回来了,程平渊便跟着一起出去了,只见有3个人,两个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和一个五六十岁的老者,两个小伙子正忙着把放在饭店里的行李搬上车,其中一个小伙子看到陈少华出来便问,
“陈老板,你知道开吊车的陈建军师傅在哪里住吗?”
“建军啊,就在隔壁,我带你们去!”陈少华说着便走出屋子,一出屋正好看到陈建军就坐在隔壁门口,叫了一声:“建军,你过来下,有人找!”
“陈师傅,我们是救援队冯队长介绍过来的,想租你的吊车!”小伙子问,
“好啊,什么时候出发,要去哪儿?”陈建军问,
“还是救援那个地方,明天一早你就过去,如果有人拉什么材料或设备过来,你到时候卸一下就好了!”
“那里救援工作不是已经结束了吗?”陈建军问,
“不是救援,我们和救援队不是一起的,我给你的联系人你记一下,曹新华教授,电话1xxxxxxx,你有事联系他,费用还按救援队的标准按天给你!”
程平渊就站在旁边,听到他们说又要开吊车到那大坑上面施工,心里便是一紧,要是中间出了什么意外,怕是他就回不了唐朝了,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双方做好了约定,陈少华又将他和陈可馨搭车回西安的事情和那三个人说了,三人爽快答应了,众人帮着装好了行李,他们便开车出发了!
因为看到程平渊脸上的伤,担心开车不方便,一个被老先生唤作小刘的年轻人便做了司机,老教授坐在前排,程平渊、陈可馨和另一个年轻人小李坐在后排,程平渊一上车便把手机连了充电线,用手机搜索着他需要了解的各种东西。他首先搜了他们的车祸,在一个地方新闻网站上发现了有关的报道,他得知那个大坑竟然是在他们掉进去前十几分钟才塌陷形成的,而且最近3个月在这附近塌陷的地方还不止这一个,官方给的说法是本地个别地方地质不稳定造成的孤立事件,然后便是救援工作:救援队潜水员对坑底的水下进行了排查,发现这里水很深,而且水下还连通着一些大的水下洞穴以及地下河,以至于塌陷下去的泥土和石头没多久就被冲走了,救援队找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到事故车辆哪怕一个碎片,猜测车辆可能被冲进水底的地下暗河里了,而且最近几天坑壁上常有石头落下,还差点砸到潜水员,为了救援队员的安全,最终救援队决定撤出!最后时关于事故本身调查,事故的起因时对面的大货车刹车失灵,大货车司机已经死亡,通过大货车的行车录像锁定了另外一辆车的信息,然后就是对程平渊一家人信息的调查,新闻里写了他们一家的遭遇,只是没有报具体的名字。
正要关闭网页时,程平渊注意到新闻下面的评论:
这家人太惨了,短短2个月被灭门了,想想生命真脆弱,等这新闻的热度一下去,以后就再也没人会记得他们了!
回复:不知道干了什么遭天谴的事情了,咋那么巧,刚塌陷个大坑,他们就掉进去了,直接灭门了不说,还尸骨无存。
回复:自古二楼出傻X
回复:我的错,上次给二楼打的狂犬疫苗过期了!
……
程平渊没有继续往下看,这网络评论向来都是这样,只是轮到自己了而已,虽然有一点点气愤,可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考虑,哪有时间跟这些评论生闷气,正想着,车已出了村子,坐在后排的小李突然问老先生:
“付导,曹教授怎么这次赶这么紧,手续都还没走就直接让吊车上去了,看来这次的发现挺重要啊!这么说我们可能还真因祸得福了,一会儿到西安曹教授可得请我们好好吃一顿了!”
“主要是担心再塌陷,都是那大坑惹的祸,哪里有什么因祸得福啊,车祸那对母子还没找到,只怕是凶多吉少了,一想到这心里总觉得难受!”付导有点失落,
“老师您不能这么想,就算没有那个大坑,那个高度车冲下来,也是没命了!我们自己也是受害者,其实我最舍不得的还是那项目以后恐怕不能再做了!算了,不说这些了!”小李看付导情绪不高,主动结束了聊天!尽管说的隐晦,然而从这几句话程平渊听出来那大坑似乎与他们有关,小李的话虽然有点推脱责任,可和他们自己之前想过的一样,反而正是那个光晕救了他们,然而程平渊还是不自觉抬起头直勾勾地仔细看了扭回头说话的付导,竟觉得这付导好面熟,但又想不起在哪里看到过,想问有觉得不好直接问,于是试探着开口问道:
“他们叫您付导,您是电影导演吗?”
“哈哈哈,我们付导就喜欢别人把他当导演!”开车的小李说,“不过此导非彼导,是博导,而非导演,付导在我们的领域可有名了,不过付导说做博士生导师挣的钱连一个导演的零头都不到,既然挣钱是赶不上导演了,索性就叫付导,至少称呼上可以看齐!”
程平渊听到付导是知名教授,突然就想到了他曾在网上看到的一个人,这个人对于学理科而且经常关心科技前沿的他是有所了解的,程平渊连忙在手机上搜索一个名字“付云辉”,然后一个词条弹了出来:付云辉,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和高能物理学专家,词条照片里的人正是眼前这位付导!程平渊有些小激动,随即马上意识那大坑还有那穿越时空的光晕应该就是他们搞出来的,可看上去他们并不知道,程平渊故作镇定地问:
“您是付云辉教授吧?”程平渊边说边指着手机里搜出来的词条,
“付导,被认出来了吧,我就说付导您虽然不像电影导演有名,可也是有真爱粉的!”小李说道,
“付教授,我是个科幻爱好者,我想问问您穿越这种事情真的可能发生吗?”程平渊继续试探着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