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要给太子找点事干,不能老想着篡位
第三百一十四章 要给太子找点事干,不能老想着篡位 (第1/2页)见沈叶不愿意管发俸禄这摊子事儿,高有臻和靳邬善也没多说什么。
毕竟,他们俩也不缺这点钱。
至于底下人的日子难不难熬,要怪也得怪户部和乾熙帝,和他俩扯不上关系。
好在太子对于他们的请求算是接招了,这样一来,他们也好给下面的人一个交代。
站在客厅门口,沈叶将两个人送走之后,就开始琢磨该如何和吏部开这个口。
按照沈叶的想法,这既然是定例,吏部那边,多少会给自己一点面子吧。
就在沈叶和高有臻两个人说京察这事儿的时候,乾熙帝正对着一份奏折出神。
这是翰林院的一个编修递上来的。
说实在的,像翰林院编修这种级别,平时根本就没什么机会在乾熙帝面前刷存在感,更不要说引起乾熙帝的注意了。
可是这回,这位编修愣是在请安的奏折里,给乾熙帝诉起了苦。
说冬天快要到了,他过冬的官服还押在当铺里没有赎回来。
手头紧巴巴的,户部现在也不让借钱了。
虽然是诉苦,也把乾熙帝看得脸上有点挂不住。
朝廷五个月没有发俸禄的事情,他心里一清二楚。
但是他同样知道,自己手底下这帮大臣,基本上都不指望朝廷这些俸禄过日子。
别的不说,就说眼下跟太子关系密切的年栋梁吧。
一个知县,手里就从来没有缺过银子。
这还是他为官比较清廉的情况下。
还有……
不过,这位翰林编修倒也不是装穷,他是真的没钱,毕竟翰林院本身就是清水衙门,更不要说他一个小编修了。
眼看冬至就要到了,再不给下属们发点俸禄,面子上实在说不过去。
“宣佟国维、张英和马齐过来一趟。”乾熙帝沉吟片刻之后,就沉声吩咐道。
梁九功一直侍候在乾熙帝的身旁,看到乾熙帝脸色不对,他也不敢多嘴,赶紧小跑着去叫人。
不过一刻钟的功夫,三人就赶到了乾清宫。
乾熙帝和这三人也没有绕弯子,直接将手中的奏折一扬道:“你们三个先看看这奏折。”
佟国维作为首席大学士,自然是他先看。
接过奏折快速的扫了几眼之后,佟国维的眉头就是一皱。
在他看来,别的事儿都好说,唯独这个银子的事儿最难办,他又没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把奏折看完,他就递给了张英。
张英作为排名第二的大学士,并不管户部的事情,所以他倒也不是太头疼,毕竟有马齐和佟国维呢!
马齐则不一样,看了奏折之后,脸都黑了!
他是户部尚书,不发俸禄,那就是户部的事情,这锅肯定得他来背。
现在皇帝被人变相要账,那不就是他马齐这个户部尚书失职吗?
马齐心里憋得慌,稍作沉吟就朝着乾熙帝请罪道:“陛下,臣有罪。”
“是臣这个户部尚书没有当好,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请陛下责罚!”
乾熙帝心里明白,马齐这个请罪,只是做个姿态,并不是真让自己治他的罪。
他也知道户部之所以没有钱,主要是因为他花钱太厉害。
别的不说,就说征讨葛尔丹,再加上黄河治理,哪样不需要烧钱?
还有,前些时候的决堤,免除的灾区税赋又是一大笔钱……
于是他摆摆手道:“马齐,朕把你们三位请过来,不是要治你们罪的。”
“朕是想问问你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眼看就要冬至了,要是再不发俸禄,底下人恐怕要闹意见了!”
马齐没有吭声,他虽然自认自己善于理财,但是他可没有太子这种点石成金的本事。
所以他是真的没辙儿。
看到马齐不说话,佟国维作为首席大学士,不得不替自己的外甥分忧。
他沉声的道:“陛下,要不让户部和内务府凑一下,先发一个月的俸禄应应急如何?”
在佟国维看来,一个月的俸禄并不是太多。
各种算起来,满打满算也就四五十万两银子。
可他话音刚落,马齐就低声接了一句:“佟大人,群臣一个月的俸禄是不多,可是发了他们的,是不是要给兵丁发饷银?”
“他们也欠了好几个月了!”
“如果不发的话,恐怕会出乱子。”
佟国维一听,眉头也皱紧了。
要是这么算,一个月没有百万两银子,是过不去了。
他不由得朝乾熙帝看去。
乾熙帝也头疼,皇帝不差饿兵,这次发俸禄如果只发大臣不发兵丁,那兵丁的怨气一定会更重。
乾熙帝可不想因为这个,惹起不必要的事端。
他沉吟了瞬间,下定决心道:“户部和内务府商量一下,无论如何,也要赶在冬至之前,发一个月俸禄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