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到西南去!到边疆去!到我大奉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第990章 到西南去!到边疆去!到我大奉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第2/2页)龙椅之上,任天鼎将群臣那震惊错愕的表情尽收眼底。他对此早有预料,神情没有丝毫变化,只是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的语气,缓缓开口:
“西南内患,乃国之顽疾。威国公此策,虽激进,却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朕,意已决。”
他目光扫向下方,直接下令:
“此事,交由户部、吏部,共同探讨施行细节。着内阁,三日之内,拟定出‘三支一扶’之策的正式圣旨!”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帝王的决断。
“朕,要让我大奉所有饱读诗书的士子们都看一看,听一听!他们的用武之地,不只在庙堂,更在山川河岳之间!”
“到西南去!到边疆去!到我大奉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任天鼎这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慷慨激昂。
然而,他这明确表示同意的态度,如同一瓢滚油,被狠狠地浇入了已经沸腾的油锅之中!
朝堂上的群臣,在短暂的死寂之后,顿时哗然一片!
“陛下!万万不可啊!!”
一名须发皆白,身穿御史官服的老臣,第一个从队列中冲了出来,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高呼道:“陛下!此法万万不可推行啊!”
正是都察院的右都御史,张霖!
他叩首道:“陛下!科举取士,乃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宗之法!百余年来,为我大奉选拔了无数栋梁之才,乃是国本所在!林尘此策,竟言可免考而授官,这是在公然绕过科举制,是在动摇我大奉的国本啊!此例一开,科举颜面何存?朝廷法度何在?”
“张大人所言极是!臣,附议!”
礼部尚书也立刻出班,痛心疾首地说道:“科举之重,在于‘公允’二字!天下士子,十年寒窗,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凭真才实学,金榜题名,报效国家。如今,去蛮荒之地待上五年,便可抵十年苦读,甚至直接出任县令。这对我等通过科举正途出身的官员,是何等样的羞辱?对天下万千正在勤学苦读的士子,又是何等样的不公啊!”
紧接着,一个分量更重的人物,站了出来。
正是新上任的国子监祭酒,大儒周延。
周延脸色铁青,他对着龙椅之上的任天鼎,长揖及地,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与痛心。
“陛下!臣请问,若此法推行,那科举,还有什么意义?!”
“若如此便能当官,天下士子,还会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去研读圣贤之书,去领悟治国安邦的大道吗?他们只会想着如何投机取巧,如何去走这条‘终南捷径’!”
“此法,非是在为国选才,而是在鼓励投机,败坏学风,是在毁掉我大奉整整一代的读书人啊!!”
周延的话,字字诛心,瞬间引爆了整个文官集团的情绪!
“周祭酒所言,字字泣血!臣等,附议!”
“请陛下三思,收回成命!”
“此法一出,科举必将沦为笑柄!请陛下万万三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