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纵使埋骨青山,此生无悔!
第991章 纵使埋骨青山,此生无悔! (第2/2页)邬思辨这番话,句句如刀,字字见血!直接将那些反对者高举的道德大旗,撕得粉碎!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礼部尚书气得浑身发抖。
就在这时,又一个年轻的身影,从翰林院的队列中站了出来。
“廖常志,附议邬大人!”
来者,正是林尘昔日在京师收下的学生,如今已是翰林院编修的廖常志!
他对着众人,长揖及地,朗声说道:“恩师曾教导学生,读书人读书,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读书,只为金榜题名,只为高官厚禄,那与营营苟苟的商贾,又有何异?”
“如今,国家有难,西南边陲,百姓困苦,正是我辈读书人学以致用,报效国家之时!‘三支一扶’之策,给予的,不是什么‘终南捷径’,而是给予了天下寒门士子一个深入民间,一展所学的机会!一个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机会!”
“学生不才,愿为天下士子之表率!恳请陛下,恩准学生,为‘三支一扶’第一人!待此策推行,学生愿即刻辞去翰林院之职,远赴西南,支援教化!纵使埋骨青山,此生无悔!”
廖常志这番宣言,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如果说,邬思辨的辩驳,是锋利的匕首,那么廖常志的请愿,就是滚烫的热血!
“说得好!”
户部尚书陈文辉,这位朝中重臣,此刻也站了出来,沉声说道:“陛下!臣以为,此策于国有利,于民有利!我户部,全力支持!西南若能长治久安,未来三十年,能为国库省下何止千万两的军费!这笔账,谁都会算!”
“臣,也支持!”
另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
吏部尚书,王奎!
他面无表情地说道:“吏部选官,德才兼备者为上。能于蛮荒之地,坚持五年,并做出政绩者,其心性、其才干,都已远超常人。这样的人,破格提用为一县之主,有何不可?我吏部,赞同此法!”
户部、吏部,两大核心部院的尚书,竟然同时表态支持!
这一下,反对派的声势,顿时为之一滞!
然而,朝堂之上的争斗,又岂会如此轻易平息。
“哼!说得比唱得还好听!”
工部尚书郑有为,冷哼一声,出班奏道:“陛下!户部和吏部的大人,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数十万土人迁移,谁来安置?钱粮何来?西南之地,要通路,要建城,要开垦,这又要花多少钱?我工部粗略一算,这简直就是个无底洞!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一劳永逸’,就要将国库掏空,去填这个窟窿吗?臣,坚决反对!”
“郑大人所言极是!”
“此法耗费巨大,得不偿失啊!”
刚刚被压下去的反对之声,再次甚嚣尘上。
整个太极殿,彻底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是以邬思辨、廖常志为先锋,户部、吏部为核心的支持派。另一派,则是以都察院、礼部、国子监为首,工部等其余部院附和的反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