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裁生断死,身入骊山
第186章 裁生断死,身入骊山 (第2/2页)但是现在,软柿子已经吃完了。
剩下几个,都是胆大包天的狠妖怪,即便是面对着泰山府君麾下的泰山卫,也用阵法把洞府给死死关住,不肯投降=。
是硬骨头,真的得打硬仗。
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询问一下沈叔和李镇岳……
如果能够将他们带来,让沈叔他们帮忙训练一下的话,或许,真的可以脱胎换骨。
毕竟,那两位一个是朔方军中的悍将,沈沧溟更是将边军大战打满了的人族战场冠军,在兵家法脉上的造诣,比起周府君这个半路出家的家伙强大太多了。
周府君心里面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嗯,先训练泰山卫,把泰山周围彻底平定了。
既能够把这些家伙手里的泰山公道果碎片收拢一下。
也好空出手,全力去殴打织娘。
大醮最多一个月时间,不能迟缓下去。
周衍安抚了群妖,意识回归之后,去找到沈沧溟,沈沧溟的手臂已经接好,正在和李镇岳切磋,也好让自己熟悉一下断臂,让自己的实力尽快恢复,见到周衍过来,就和李镇岳停下切磋。
周衍将手中的毛巾递过去,让沈沧溟擦汗,李平阳知道他们要闲聊,就先沏茶,这位怀抱宝剑,天生一口剑仙气韵的少女,虽然拔剑出招的时候,极为果断,但是沏茶却又温柔平和。
周衍拒绝了大唐时期那种繁杂的还要加香料的吃茶法。
只要简单的煎煮茶。
然后询问沈沧溟,李镇岳,若有六千个体魄足够强大,但是没有怎么训练的兵马,要去和敌人交战,该要怎么样才能训练他们,让他们足够强大。
沈沧溟眸子沉静,注视着周衍:“是泰山的任命?”
周衍看了看李镇岳,面不改色:“是,沈叔,卧佛寺那件事情之后,我就成了府君麾下的使者,府君刚刚回归,泰山东岳周围有很多妖怪,府君招来泰山卫,有六千要我统领。”
“只是我实在是不擅长这些。”
“所以想要来问问沈叔你们。”
沈沧溟知道了那些泰山卫的具体情况:“力量大,速度慢,这样的话……”他看向李镇岳,李镇岳脸上的刀疤已长好,却也平添了几份狰狞。
“这样说的话,确实适合我【嶂垒】一脉。”
“不知道,你指挥的泰山卫,目前面对的对手如何?”
周衍把大概情况和这两位宿将说了。
旁边递过一杯茶,周衍看到是李平阳,接过,道谢。
少女柔柔一笑。
沈沧溟嗓音沉静:“一开始,是依仗府君的名号,兵甲坚固,所以才能摧枯拉朽,但是这样的话,也就代表着没有经历过大的厮杀。”
“这种情况,必须大战且需大胜,才可初步铸造军心。”
周衍也担心对织娘的时候,这些兵马不够精锐,道:“要怎么做,沈叔?要让他们加练吗?”
沈沧溟笑道:“坐着就行。”
周衍愣住。
李镇岳道:“原来如此,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只是训练,反倒不好;这个时候,休息一下会更好。”
沈沧溟道:“你把你的烽燧印给了他们,但是他们训练太短暂,还没能娴熟,兵家的手段,没能够融会贯通,这样面临大战,必然失败。”
“此刻不必告诉他们原因。”
“你让他们找一妖怪的洞府,盘膝而坐,吐纳元气,一日不够就两日,两日不够就三日,三日不够就七日,十日,等到他们本身的元气起伏,圆满如一,犹如一体。”
“再去邀战,对手出招的时候,趁着调整之后的状态。”
“出招。”
“只出一招,足以立威。”
“立威之后,剩下的十几个妖怪,绝大多数也会望风而投。”
周衍大喜,将沈沧溟的指点告诉了石悬星,让他按照沈沧溟的要求去做,其他什么都不用管,石悬星虽然脑袋瓜不是很灵活,但是有一点极好,那就是放弃思考,直接遵命。
而他麾下的六千个山精石怪,也都是这样。
府君大人做事,必有深意!
我等脑子不好,就直接不思考了!
放弃大脑,拥抱本能!
一个个的,嗷嗷叫着出去了,按照沈沧溟给的图示,直接找到了一个最凶悍的妖怪,就在对方山门口前面不远处,盘膝打坐,感受彼此的气息。
周衍则是一面委托玄珠子,说有没有什么,不管经脉内脏,只管补充元气的丹药,希望他能开发这一种丹方,到时候必有重谢。
一方面则是仍旧刻苦修行道德经原典。
新的权能也极耗蓝,不修炼不行啊,可是这一卷道经原典,实在是太难啃了,周衍很长时间没有进步,这一天正看得头痛的时候,又听到了轻柔的猫叫。
周衍顺着声音看过去,见到那一只异色瞳孔的白玉狮子猫,乖乖巧巧地坐在那里,于是过去招呼,可是这一只猫似乎是对他上次把自己抓起来观察猫猫球的事情,心有余悸,于是一下后撤。
可偏偏撤了一步,却又不走了,乖巧坐在那里,喵喵叫着。
“你是说,要我跟着你一块儿去?”
“喵喵喵~喵呜~”
八叶无垢狮子猫喵喵喵,叫得很妩媚。
心中却咬牙切齿——
可恨的人类!天天在本座面前,和雌性谈笑风生。
早晚把你的球球也摘下来,点化掉!
吃我佛法,摘你球球!
可他也只敢这样心中默默念叨。
骊山老母要他将人请来,只好主动过来找人。
周衍知道这猫跟脚不同,于是跟着这猫走,一路急奔,这猫总在周衍停下的时候回头看他,不知不觉,就到了终南山支脉,群山群峰之中。
周衍彻底找不到那猫了,缓步走去,环顾周围,却微微怔住,远远的,看到一个木屋子前面,一位银发,拄着拐杖的老婆婆正在烧纸钱。
环顾周围,绿树匆匆。
这里已经是骊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