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暗访真相,探秘雾
第922章 暗访真相,探秘雾 (第1/2页)赵华玲正在省城的酒店里收拾行李,准备回江城。
和余健达成协议后,她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
虽然只争取到两周时间,但总比无限期拖延要好。
而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她派出去打听余健底细的人打来的。
“赵总,余健的事我查得差不多了。”电话里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这个人表面上很干净,但有一件事很蹊跷。”
赵华玲停下手中的动作:“什么事?”
“二十多年前,当时余健在云县当副县长,搞上了县一中的一个女老师,叫林晓雯。后来这个女老师死了,说是自杀,但当时负责这个案子的派出所副所长陈建国不这么认为。”
“陈建国现在在哪?”
“被处分了,离开了体制。现在在云县开了个小餐馆,日子过得不太好。听说这人性格很直,当年就是因为这件事和上面闹翻的。”
赵华玲沉默了几秒钟:“把云县的详细地址发给我。”
“赵总,你是要……”
“多个筹码总是好的。”赵华玲挂了电话,重新坐在床边思考。
余健既然能用职权压制江城国际广场项目,说明他在体制内的能量不小。
虽然刚才的谈判达成了协议,但赵华玲心里很清楚,这种协议随时可能反悔。
如果能掌握余健的什么把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
云县距离省城不远,开车两个多小时就能到。
赵华玲没有让司机跟着,自己租了辆车直接开过去。
云县是个典型的小县城,街道不宽,楼房也不高。
按照地址,赵华玲很快找到了那家餐馆。
“老陈家常菜”,门面很小,看起来生意一般。
赵华玲没有急着进去,而是在附近观察了一阵。
下午两点多,正是餐馆最清闲的时候。
透过玻璃窗,她看到里面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正在看报纸。
这人身材不高但很结实,国字脸,眉毛很浓。
她推门进去。
“要吃点什么?”男人抬起头,打量了赵华玲一眼。
他的眼神很锐利,一看就是当过执法员的人。
“随便炒两个菜。”赵华玲坐下,“老板是本地人吧?”
“嗯。”陈建国站起身,“你是外地来的?”
“路过,听朋友说这里菜做得不错。”赵华玲笑得很自然。
陈建国没再多问,进厨房炒菜去了。
赵华玲环顾四周,餐馆很简单,就七八张桌子,墙上贴着一些菜单和价格表。
从装修来看,这家店开了有些年头了。
菜很快端上来,味道确实不错。
赵华玲边吃边和陈建国闲聊,主要是问些县里的情况,旅游景点之类的。
陈建国话不多,但回答得很耐心。
“老板以前是做什么的?”赵华玲看似不经意地问。
陈建国的手停了一下:“以前在执法队工作,后来不干了。”
“为什么不干了?执法员多好的工作。”
“有些事看不惯。”陈建国的声音变得有些冷硬。
赵华玲点点头,没再追问。
她结了账离开,但没有走远,而是在县城里找了家宾馆住下。
第二天中午,赵华玲又去了那家餐馆。
这次她点了几个菜,慢慢吃,和陈建国聊了一些县里的变化。
陈建国虽然还是有些戒备,但态度比昨天好了一些。
“县里这些年变化不小啊。”赵华玲说。
“还行吧。不过有些东西二十多年了都没变。”陈建国摇摇头,“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赵华玲听出了他话里的怨气:“老板是不是对体制有些看法?”
陈建国看了她一眼:“你是记者?”
“不是,就是随便聊聊。”赵华玲笑道,“我以前也在体制内待过,知道有些事确实让人无奈。”
这句话似乎触动了陈建国。
他坐下来,给自己倒了杯茶:“体制内的人,有几个是真正为老百姓办事的?大多数都是为了自己的官帽子。”
“遇到过这样的人?”
“何止遇到过。”陈建国的声音里带着愤怒,“有些人表面道貌岸然,背地里男盗女娼。老百姓出了事,他们第一想到的不是怎么解决,而是怎么掩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