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长安伸了个懒腰
第98章 长安伸了个懒腰 (第2/2页)苏怀瑾回忆着当初自己的所见喃喃道:
“他们的速度很快,箭矢也很粗,只要被冲到面前,一箭射出,那就是一击毙命,无人能敌!”
“大概多远的距离他们开始放箭?”
苏怀瑾想了想,开始往后退。
余令抬起头认真的看着,望着苏怀瑾停住脚步,余令明白了,是十步到七步的距离!
“守心,五步射面,不可轻视,杜松将军好像就是这么死的。”
余令不会轻视建奴,但他也不怕。
五步射面余令早就在草原见识过,准确的说是狩猎部族都会这个技巧。
因为打猎时抵近射击成功率最高。
五步射面的主要打法就是“以快打慢”,就是最典型的骑兵打法,用战马的速度来躲避火炮和箭雨的打击。
五百骑兵呼啸而至,冲到军前一轮齐射……
这个时候不需要什么精准度,只要射程,杀伤力,射速。
骑兵绕一圈回来之后再来一轮近面射击。
真要说什么弓马骑射,余令觉得最强的应该是蒙古。
建奴用的弓先前也缴获了一个,那个弓的确是强弓。
但有个缺点就是拉弓的时候需要弯腰撅屁股。
余令上过战场……
自从赵不器等人从南山打猎回来,数据到手了之后,余令真的想和建奴碰一下,三十步内,看看是他们的弓快…
还是火铳快。
看看是他们的马强,还是密密麻麻,裹满铁钉的震天雷强。
为了更好的活着回来,余令把手雷,震天雷,烟花爆竹都准备了一大堆。
为了解决大炮不好携带的问题。
如今匠人正在做大号的肩扛式“火铳”,已经试过了,这个比做火铳还简单。
唯一缺点就是后坐力太大了。
做了这些余令还觉得自己火力不够,还是有些害怕。
茹让现在开始在长安收鸡蛋,余令准备摇一批颗粒火药。
都这个时代了……
余令觉得最后拼刀子的时候就是收割人头的时候。
这一次去辽东,余令一是想看看奴儿长什么样子。
第二件事就是看看能不能弄死他一两个儿子,他的儿子多,死几个他应该不会哭。
后面的梦余令也想做......
朝中臣子信任自己,万众一心,给自己钱,给自己人,然后自己拿着火器去杀猪。
可惜这都是梦。
萨尔浒的输不是人不行,也不是杜松先走的那一步,而是大明内部出了问题.
因为军事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
脱离政治看军事是以叶自障。
所以萨尔浒的输,不是人不行,不是领军的人不行,也不是杨镐的作战方针不对。
输的其实是整个大明。
一个万众一心,一个万人异心……
六万控弦之士的建奴没灭掉,反而让他如雪球般滚了起来……
“守心,你应该给我安排几个人,咱们的人虽然不多,但咱们需要斥候,队伍的眼睛不能少……”
“这个你不必操心,曹毅均已经去挑人了!”
“守心,辽东林子多,天气反复,容易起大雾,火器的火绳容易点不着,这个要注意,千万要注意……”
“我知道,我有安排......”
“守心,他们现在有了火器,估摸着还俘虏了一批匠人.....”
苏怀瑾的话比以前多了好多好多!
余令知道,他这是报仇心切。
余令的命令如雪花般从衙门里飞出,长安开始运转了起来。
这个时候,三班六房齐全,拥有庞大小吏的长安开始展现无与伦比的执行能力。
棉甲是茹让负责。
六百多个妇人被聚集,一车车的棉花开始往她们那里运送,入水浸透,取出铺地,用脚踏实……
远处的矿山轰轰响……
数百斤的火药深埋地下,一声响,山抖了一下,别看山只是抖了一下,这一下可是节省了大力气。
再去挖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长安的匠户也集中了起来,短短三日的工夫高炉就矗立了起来。
高炉和搅炼炉直连,液态生铁直接炒钢。
长安城里……
负责网格状的保安队长扯着嗓子,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宣传着衙门的政令。
责任到人,执行到位。
“知府大人说了,女人也顶半边天,动起来,动起来,要做活的来我这里登记,速度快些,五十人,只要五十人……”
这一刻的长安如一头吃饱的巨兽,开始伸起了懒腰。
城中那些逃难来的可怜人有了“就业方向”。
可以做棉甲,可以背铁矿石,可以拉鼓风巷,如果有本事也可以去校场……
打败王辅臣,直接成为知府大人的亲兵!
袁万里望着动起来的长安浑身发抖。
此刻的他在动起来的长安城里仿佛是一个外人,在长安这些年,他从不知道长安是这个样子。
那些保安队长里竟然还有妇人。
她们做事竟然不比男人差,而且号召力极强。
望着骑着马的小柿子呼啸而过,袁万里这才回过神来。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长安太吓人了。
牙齿都要掉完了老爷子坐在门槛上,望着忙忙碌碌的人群,听着远处男儿的呼喊,忍不住喃喃道:
“我就说了长安有了龙气你们还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