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 445章:转告当朝帝师,邪教谋反

445章:转告当朝帝师,邪教谋反

445章:转告当朝帝师,邪教谋反 (第2/2页)

说不上什么时候,皇帝一声令下,各部官员就要提着袍子往宫里赶。
  
  谢宁站在最前列,一早上不知憋回去多少哈欠,困得脑仁发酸,中间神游天外的时候他听了一耳朵,好像是红河水又发生水灾。
  
  “宣!建雄节度使阮一鸣进谏。”
  
  困得正要睡着的时候,太监黄直高声一喊,谢宁彻底精神。
  
  龙椅上坐着的皇帝视线扫到他,嫌弃地扫了他一眼。
  
  “臣!建雄节度使阮一鸣!扣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除却向西北节度使廖吉昌这样的封建大吏,大宴朝廷就只有中原腹地和江南几个节度使在朝中最又分量。
  
  尤其是建雄这种中原命脉上掌握兵马的节度使,朝廷更是慎之又慎,若无大事轻易不会召唤进京。
  
  “阮爱卿,朕召你入京所为洪河水灾一事,朕听闻,中州下游许多民间百姓对朝廷多有不满,三年前朝廷就已经开通丝绸通商,民间疾苦应当得以缓解,为何如今只是一场水灾,便要引起五万人的邪教叛乱?”
  
  景隆帝一张口便是质问。
  
  朝臣神色顿时各异。
  
  谢宁暗地里挑眉:新帝这是一点面子都没给留啊。
  
  阮一鸣倒是不急不慌,跪在地上道:“臣!辜负先帝陛下深恩,这些年统管建雄,兢兢业业自认为与百姓与朝廷,臣都算勉强称职,无生邪教谋反事出蹊跷,原本臣也以为,这是个别百姓被有心人再煽动的结果。”
  
  “和水灾爆发之后,臣第一时间走访受灾州府县城,在健雄辖区内臣并未见到任何邪教端倪。”
  
  “赈灾银两和粮食也在第一时间下发,民心得到妥善安抚,灾民都已妥善安置,原本并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大宴惯例,地方州府受灾只要情况不是特别严重,可以先行处理事后上报。
  
  阮玉明一番说辞倒是没有任何毛病。
  
  皇帝也静静盯着他辩解。
  
  阮一鸣继续道:“可半月后小股谋反朝廷的势力从宋州开始蔓延,并且逐渐扩大火速蔓延到受灾的几个州府县城,臣第一时间派兵平叛,而今灾民情况已解,但臣,在前往曹州平乱的时候,在曹州知府茅敬府中搜出与……”
  
  越是事态紧急的时候支支吾吾越招人膈应。
  
  景隆帝不耐道:“搜出了什么与何人的书信?阮卿家直言便是,难道朕的宣政殿还有参与邪教谋反的大臣不成?”
  
  阮一鸣,大声道:“回陛下,是有!”
  
  此话一出大殿安静了一瞬。
  
  所有人心头都是狠跳了下。
  
  就听阮一鸣说:“曹州知府茅敬早年为付老,付大学士的门徒,乃乾元十六年的会试恩科进士,那一年正好是付老担任主考官,臣知晓付老除了陛下与先帝外并未教授过其他学生。”
  
  “茅敬在与付老往来信件中多次提及,邪教反朝廷内容,并且茅敬请教付老均有回答,而且信件中的引导正是无生邪教煽百姓的主要话语!”
  
  阮一鸣此言一出,不亚于在朝堂上扔出一颗惊雷,朝臣们顿时瞠目不敢相信。
  
  景隆帝更是眉心能夹死苍蝇。
  
  付博先为他启蒙恩师,认识的第一个字便是在他的膝盖上,他的恩师三朝元老,帝王恩师,去给邪教头子写判词。
  
  这怎么可能?
  
  景隆帝当即大怒,“阮一鸣你不要胡说,付老乃朕的恩师,三朝元老德高望重,你不要胡说!”
  
  “臣不敢!”
  
  阮一鸣匍匐在地上做足了恭敬姿态,“陛下!臣岂敢!曹州知府与付老往来信件,正在刑部,相信刑部同僚很快就能鉴别出真伪,事关我朝文坛大儒,当世泰斗,臣!断然不会拿这件事开玩笑!”
  
  阮一鸣的参奏与朝中其他人参奏分量截然不同。
  
  如果说魏宣参奏谢宁,是小打小闹。
  
  那阮一鸣参奏付博先,那就八成确有其事,而且不可能全凭一张嘴,没有完全的准备张口就来。
  
  付博先年初腿疾复发,在家养病多时。
  
  他唯一的儿子,任国子监司业。
  
  他们父子又甚少在朝中经营关系,此时能主动站出来替他说话的极少,即便有皇帝的信任和重新撑着,但事关邪教谋反,谁又敢轻易染指掺和。
  
  等待的时间分外难熬。
  
  大约快过了一个时辰,刑部的官员才把七封信以及比对笔锋笔触结果送到皇帝跟前。
  
  景隆帝一打开信件就知道这些信件,绝对是付博先亲笔。
  
  付博先乃他的授业恩师。
  
  伴随他走过半生,亲手扶植他登上帝位,可以说在他心里付博先的位置,仅次于乾元帝。
  
  “这信朕看了,都是一些关于宗教礼法的理解,恩施与曹州逆贼并无犯上作乱之言语,也没有指使他成立邪教反叛朝廷。”
  
  景隆帝起身不容反驳道:“这件事就先作罢,户部工部先以洪河灾患为先,今天就这样……”
  
  就在众朝臣皆是狠狠松了一口气之后,景隆帝又道:“谢宁,等下你到辰光殿候着。”
  
  谢宁一怔,转而道:“臣遵旨。”
  
  散朝路上,谁也没敢就付博先与邪教叛乱发表一字言论,高识檐走在最前面,高云杰淡淡地看了他一眼。
  
  如今高家,乃是高云杰在朝权柄最大。
  
  他这个人政务娴熟,脑子也颇为聪明,善钻营,虽然与寒门一党处处针锋相对,但对自己人是没话说。
  
  他错后半步,回头看了一眼拐弯到辰光殿谢宁的背影,“高识檐,陛下见曹百熊,竟然没叫了你去?”
  
  曹百熊如此重臣,敏感人物,定然是要与皇帝先行会面,然后再出现在朝堂上。
  
  像今日这般,阮一鸣当文武百官的面突然发难,背后必定有其原因。
  
  高识檐勾了勾唇说:“曹百熊如今乃众矢之的,他此番有胆量进京,必然有不怕跟朝廷翻脸的筹码。”
  
  “南疆三十万雄兵?还是中兴的陈宿中?”
  
  高云杰冷淡笑道:“为陛下登基,我们与曹百熊去年已然决裂,世家当然不会拉拢他这个随时会爆炸的危险人物,寒门必定也跟我们是一样的心思。”
  
  “便是陛下带谢宁见曹百熊,曹百熊也已然是人憎狗嫌。”
  
  朝中世家寒门皇权,三方鼎力,虽寒门势弱,但这么多年朝局始终在一种可控的局面下。
  
  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与朝局,各方掌控都不是一件好事。
  
  “南疆夷族被灭,夷族更南面便是大渝。”高识檐道:“堂哥,难道你忘了宣王赵魁因何与太子倒戈相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