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今天之后,谁人不知许扬州!
第397章:今天之后,谁人不知许扬州! (第2/2页)走送抄录文书之类,或是管辖此类事务,有需时便以文采临事。
事虽繁琐,且地位极轻,未来仕途也并不光明,可是祢衡未曾有过怨言。
毕竟以前许泽也说过,以己能度天下人,便是不枉此学。
知行合一,方可证己分量。
陆康闻言感慨点头,慨然道:“议郎如此,老夫也不便多劝了,本来老夫当劝议郎宽心,可是听下来,此心何必宽?”
“此心若是能宽,怎还对得起在外卖命的将士,那些人战死沙场,难道是为了台阁诸老大谈学派吗?非也!”
“今日祢议郎之张扬,当得起一声夸赞,狂生之名如何?若议郎可将狂生之名抬为美称,何尝不是一段佳话。”
“惭愧。”
祢衡被这番话说得居然谦虚起来,不过实际上也是松了口气,陆康的话他很受用。
“就怕,今日之事给君侯带来麻烦。”
祢衡面露难色的说道,这才是他最担心的事,方才的确是冲动行事,未曾考虑太多。
……
许都征东将军府,中院贾诩听闻今日之事,一下子坐起身来,惊得双眼圆瞪、胡须颤动。
“啊?大殿上裸衣骂崔?这个祢衡!”
贾诩坐立不安,怎会这般冲动,竟然敢出如此离经叛道、广博风评的事来。
“真让他出名了还,”贾诩左右走动,于心不安,后又问陈到:“出来之后,如何模样?有没有痛不欲生,魂不守舍?”
“那倒是没有,和陆大夫有说有笑的出了皇城。”
陈到问得很清楚,他也怕这种事干了之后,祢衡马上回家就上吊证清白去了。
那要是真这样,君侯一到许都,可就是腥风血雨了。
“那就好,”贾诩松了口气,心性还未崩塌,那就没有玩出事来。
原本他推动这局势,无非只是打算将矛头指向祢衡,让他受点委屈,好给君侯一个理由。
没想到,现在这“师出有名”的由头,竟然来得如此的扎实!
比原先所预料的结果更加有力!
“还有,君侯差人来信,最多三日,就会到许都,问先生是否准备妥当。”
“妥当,非常妥当,原本还需推动,可有祢正平今日之事,尽可入许都!”
贾诩眉开眼笑,让陈到立刻去回信。
……
三日。
大理寺、许都府审理的各案逐渐梳理顺畅,告示是贴了一封又一封,将那些稍有劣迹的官员公之于众,且缴纳罚金所得充入国库,用于免除大汉欠收之地百姓的赋税。
这些告示一出,简直是大快人心,知晓天子脚下风清气朗,大汉亦可有惠政传扬,稍有劣迹便会惩治,如何不令人安心?
实际上有些侵占田土、私购商铺的事情,在很多久经摧残的大汉百姓眼中都不算是罪责,却仍然遭惩处,这等严令方才让百姓叫好。
便在此时,许泽一行快马自城外而来,押送着闽君驺郢,急切入城。
那些城门守备根本不敢阻拦,道路的商旅、百姓见是许泽,也纷纷让开道路,甚至传开了之后在道路两侧热闹非凡,只为一睹许泽的风采。
“那囚车里的便是闽君驺郢。”
“据说,此人力可扛鼎,天生神力,和君侯大战数百回合,方才分出胜负。”
“许君侯神勇无比,单枪匹马独进武夷山,涉险过了毒瘴之气,方才打开了骑军的关口。”
“当真如此?”
“南来的那些商贾都传遍了,说君侯有神药在身,当时采购了无数药材,亲自炼得了破瘴的丹药,无惧瘴气!”
“这闽君,在越人那些山族里,传为先祖君降世,有什么大君之力,两山八海无敌手,一柄大斧千斤力,愣是被君侯扛着打败了。”
“许君侯真乃军神也!”
有意无意的传言,在人群中正好散开,将许泽在闽越的一战传得越发的出彩,同样,为了抬高此战,也不得不让驺郢也享受到一些名望。
待日后再让百姓知晓真实的版本,乃是被许泽压着打了半日,那时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有个买菜的老妇人在人群中也听到了这些传言,捂住心口哎哟一声就跌坐在地了,别人问她怎么了。
她直说本来这天神般的将军应该是她家的女婿。
然后引起了哄堂大笑,有个人说“女婿?他本来还应该是我爹呢”,欢声笑语中,把老妇人挤到树根子底下去了。
想攀附又想疯一个。
不过许泽却没工夫听这些奉承的话,他已经沿着直道,加速行军去内城,直奔皇城大门。
贾诩在皇城已经站立等候了许久,见到许泽到来,直接大步迎了上去。
许泽板着脸翻身下马,一把拉过贾诩到身前,嘴角猛压着笑:“真的不能笑吗?”
“千万不要,忍过今日,这是君侯的奏表,尽快看看。”
两人急促的走着,凑得很近其实在暗中谋划,贾诩将最近的事情快速说了一遍,然后拍打着许泽手中的奏表尽是词赋,全都是祢衡的才学之言。
等会一定用得上。
许泽低头扫了一眼:“用不上多少,我自有话说。”
“君侯斟酌,当真无需?”
“当真!”
许泽拍打着贾诩的肩膀,笑道:“这么好的台子,我岂能无话说!!我让典韦、许褚准备了许多,老贾你搭的这个台子真好,我绝对不会浪费!”
“那就好,那就好!”贾诩欣慰的笑了,像扶着儿子学骑马的老父亲,可以放手了!
君侯绝对没问题!
他转头再看,典韦、许褚扛着一张匾,再往后还有整齐肃杀的蛟龙猛士百名,都是功劳簿的前百之人。
再往后便是囚车、仪仗、战利车马,何等的威仪,以这样的姿态进皇宫,何等快意!
今天之后,谁人不知许扬州!
贾诩心里非常的激动!他造势如此,一是为了让君侯朝堂扬名,二是为了以此奠定他在青州学派的绝对权威,三便是为了将此二事和征闽越紧密相连!
一举!功盖九卿!
自此之后,定无人再能动摇许扬州的功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