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孺子可教
第152孺子可教 (第1/2页)他微微叹了口气,那叹息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和自嘲:“我们这样的人,起点是高,平台是好,父辈的余荫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但也正因为如此,有时候反而容易飘着。
离地三尺,看不清脚下的泥土,闻不到真正的烟火气。
我当年……就是太顺了,总觉得在京里的大衙门里指点江山才是正途,错过了真正沉下去的机会,结果呢?”
他摇了摇头,没有明说,但对于自身某种禁锢的懊悔已然清晰可辨。
陈秋水的目光重新聚焦在梁瑜身上,这次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许和一种近乎“同道中人”的认同感:
“你能在这个年纪,有这份清醒,有这份主动沉下去的意愿。
非常难得,这是条能扎深根、长成参天大树的路!”
“我们这样的人……”陈秋水再次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深意。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盯着梁瑜,仿佛在进行某种确认:
“身上流的血,注定了我们天然就有一种……血脉联系和责任。
先辈们打下了江山,我们这代人,更应该把它守好、发展好。
这份责任,一个人撑不起来,而是得靠一群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轰!梁瑜只觉得脑中仿佛有惊雷炸响,陈秋水的话语。
每一个词都带着千钧之力,在他耳畔反复轰鸣!
“我们这样的人……血脉联系……自己人……”
在体制内这特定的语境下,这指向性,再明确不过了!
这已不是含蓄的暗示,而是近乎直白地宣告:你,是我圈子里的人!我们是相同的!
这种程度的认亲和拉拢,在梁瑜过往的经历里,前所未有。
他的瞳孔骤然一缩,脸上虽极力维持着波澜不惊。
但那瞬间绷紧的下颌线和几乎停滞的呼吸,还是泄露了心底掀起的滔天巨浪。
陈秋水显然精准捕捉到了梁瑜那转瞬即逝的震动,嘴角勾起一抹了然又深不可测的笑意。
“小梁啊,我希望你能明白一件事。”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又像递过一把无形的钥匙:
“有独当一面的勇气固然是好事,但有些时候没必要事事都自己埋头硬干。
以后到了地方,遇到沟坎,或是需要一些……京里的视角、资源。
只要是为了工作,为了服务群众,为了把事情办成、办好。
你尽管开口,我这个老领导,能搭把手的,绝不推辞。
咱们有着共同的责任,该帮衬的时候,自然要帮衬。”
这番话,是一种巨大的诱惑,更是无形的绳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