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设饵诱捕王三立
第379章 设饵诱捕王三立 (第1/2页)施丽娅的手指在帆布包拉链上摩挲两下,终于将验伤报告抽出来摊在茶几上。
纸张边缘被她攥出细密的褶皱,最上面一页是姬蓉后颈的齿痕照片——暗红的月牙形,边缘带着细碎的皮下出血点。
刘志强端茶的手顿了顿。
他低头时,后颈那道淡粉色的月牙疤恰好与照片里的伤痕重叠,像两朵开在不同皮肉上的花。
"您后颈的疤。"施丽娅的声音发紧,"和姬蓉的伤口形状几乎一样。"
李宝注意到刘志强的指节在杯壁上轻轻一叩。
他垂眼盯着照片,睫毛在眼下投出一片阴影:"三个月前值夜班,有个躁狂症患者突然发作。"他掀起后颈的衣领,疤痕边缘的皮肤泛着极淡的白,"当时他咬的是护士小王,我扑过去替她挡了。"
宋队的手指在桌面敲出急促的鼓点:"所以您今晚叫我们来,不是聊旧伤?"
刘志强重新坐直,指节交叠抵着下巴:"聊姬蓉的案子。"他抽出报告里的心理评估页,"她死前两周开始频繁购买抗焦虑药物,就诊记录里提到'总听见有人在窗外念诗'——《牡丹亭》里的句子。"
施丽娅猛地抬头:"老妇烧纸时念的就是《牡丹亭》!"
"王三立的母亲是省戏校的昆曲老师。"刘志强翻开自己的笔记本,纸页间夹着张泛黄的演出海报,"二十年前她排《牡丹亭》,演杜丽娘时突发心梗死在台上。
王三立当时十四岁,抱着母亲的戏服在后台哭了整夜。"
李宝想起在城中村见到的王三立——那个总把领口系到最上一颗的中年男人,家里客厅挂着褪色的《游园惊梦》剧照。
"姬蓉死前一周去过城南旧书店。"刘志强推了推眼镜,"她买的最后一本书是《汤显祖戏曲集》,扉页有王三立的签名。"
宋队的笔"啪"地断成两截:"动机呢?"
"代偿心理。"刘志强的声音像手术刀划开布料,"王三立母亲的忌日是七月十五,和姬蓉遇害时间吻合。
他跟踪姬蓉三个月,模仿母亲的戏腔在窗外念台词,看着她逐渐崩溃——这是他和亡母对话的仪式。
后颈的齿痕..."他指了指照片,"是他对'杜丽娘还魂'的病态投射。"
会客室陷入沉默。
施丽娅摸出手机翻出王三立的审讯录像——画面里的男人始终垂着眼睛,回答问题时喉结上下滚动,和刘志强描述的"仪式感"重叠得严丝合缝。
"但没直接证据。"宋队揉着发涨的太阳穴,"他的指纹不在凶器上,监控只拍到他在小区外围转悠。"
刘志强突然笑了:"所以需要引蛇出洞。"他抽出张白纸画了个圈,"王三立的仪式必须有观众。
如果让'新的杜丽娘'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