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合线合心
第三百七十八章 合线合心 (第1/2页)午后之前,雁颈梁背的假迹已经摆好。
三十名换甲的士卒把旗杆故意插得东倒西歪,马蹄印绕成圈,像一支追得喘不过气的队伍仓促折返。
远山有斥候的黑影在雪脊上闪过,又像被风吞没。尉迟翊按下手,示意众人不要抬头,脚步一律落在旧印里。
折水凹阴面,谢知安的人贴着最黑的那条线进。
雪下的石像冻住的鱼脊,滑得连呼吸都得算着来。
他把手放在刀背上,用刀背的温度去试绵布边的油,哪里发硬,哪里发软,哪里是昨夜被挑断的旧口,哪里是今日新补的缝。
第二处“舌”被他在不发声的情况下扣开,薄雪微微塌下,像一口细小的叹息。
他停,回身看了亲卫一眼。
亲卫会意,把一粒比指头还小的铁钩卡进绵布褶里,轻轻一拽,风被截住了路。
那一刻,雪下的空腔像缩起肩膀的兽,老实了。
“退。”
他用唇形吐出一个字,声音轻得连他自己都听不见。
二十人一线退回暗处,雪面恢复平整,连一行新印也没留下。
中线这边,霍思言让亲卫把“内海口”的俘虏分开审,不在同一处,不在同一时辰。
第三个俘虏的靴底起皮,内侧第三层磨损得很薄,她让人把靴底掀开,竟在里面摸出一片薄铜。
薄铜上刻着不甚起眼的两字。
“靖侯。”
她看了很久,把薄铜放回掌心。
指尖的冷沿着铜边绕了一圈,她才抬头。
“把这个刻法,照样刻两片,刻成“误”的。”
亲卫愣住,她把话说完。
“刻,“北梁”。”
亲卫明白过来,抱拳去了,两刻钟后,斥候从北侧来到中军,回报东北的斥堠塔看见敌军旗影有回转的迹象,看样子以为我军主力转去北梁。
霍思言没笑,只是收紧披风。
“再等等,别高兴得太早。”
风向午时偏了一格,白日更亮,雪檐像被阳光磨出细碎的鳞。
她看见谢知安的人在阴面退出来,黑甲在光里很薄,薄得像一笔。
她抬手,指尖在空中虚虚点了一下,那不是礼,是心里落下一粒石子。
“将军。”
亲卫把杯盏换成了软酒,她没有喝,把酒盏递给身后的老兵。
“给他。”
老兵握着盏的手发抖,抖不是怕,是热。
他仰头灌下,眼眶红得像被风刮破,霍思言抬眼,远处雁颈梁背的旗在风里轻轻摆,她忽地开口,声音不高。
“看好了,你们活着的每一口气,都是他们让出来的。”
夕光从云背后探了一指,雪地温色微微一变,像从铁转成了瓷,鹰哨第三次落下,铜筒里是王帐短令,纸上四字。
“王后静默。”
她把纸捏在手心里,纸面被汗水打湿,冷却得很快。
她看向谢知安,谢知安也在看她,两人的眼神在半空里撞了一个很轻的响。
“静默,是要动。”
“知道。”
她把纸叠成极小的一块,塞回内襟。
“今晚不动兵,明日天亮前收线,后撤一线,再摆“虚连”,让他们以为我们要换守。”
“好。”
“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