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难得
第二百五十六章 难得 (第2/2页)那男子见状不妙,拔腿就跑,却被早已埋伏在周围的另一组人员堵个正着。
一番扭打后,嫌疑人被成功制服。
经过连夜审讯,并在其临时落脚点搜出了部分被盗首饰和那身刮破了口的深蓝色工装裤,嫌疑人对自己抢劫信托商店、打伤值班员老刘头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其动机竟是临近过年,欠了赌债,铤而走险。
案子破了,所里上下都松了口气。
陈识因为提供了关键侦查方向,再次受到内部表扬。
信托商店的案子一破,陈识在鼓楼派出所里的地位无形中又提升了一截。
回到派出所后,工作算是彻底上了正轨,陈识心里那根关于“家”的弦绷得更紧了。
他牢牢记着赵大娘“攒点名声”的提点,琢磨着得干点实在事。
他翻出自己攒的工资和津贴,买了二十斤棒子面、十斤白面,又打了几斤散装豆油。
顺带还有点野猪肉。
这可不能用太多自己随身空间里边的东西,既然是送给那些个烈士家属与孤寡老人的,那么就必须有来头,做事也要谨慎一些。
光有东西还不行,他转头就去轧钢厂食堂堵住了何雨柱。
“柱子哥,帮个忙,跟我去几户老人家做顿饭。”陈识拉着何雨柱的胳膊。
何雨柱围着白围裙,正颠大勺,闻言把锅铲往徒弟马华手里一塞,抹了把汗:“啥事儿啊小识?给谁做饭?”
陈识把想去探望烈属和孤寡老人的想法说了。
何雨柱一听,把胸脯拍得啪啪响:“这事儿你找我算找对人了!没问题!我明儿放假就能跟你去!别的咱没有,一把子力气和这做饭的手艺,管够!”
周末,两人就提着米面粮油,先去了烈属孙奶奶家。
孙奶奶的儿子牺牲在朝鲜,老伴儿也没得早,一个人住着,眼睛还不太好。
何雨柱一进门,瞅见那冰冷的灶台和没什么烟火气的屋子,眼圈就有点红。
他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收拾起来,先是利索地把漏风的窗户用旧报纸糊了糊,又检查了灶台烟道,确认没问题。
陈识则陪着孙奶奶说话,听她絮叨着儿子的往事。
何雨柱从自己带的篮子里掏出块肥肉膘,在锅里煸出油,炝锅,下了白菜豆腐粉条,咕嘟咕嘟炖了一大锅,满屋飘香。
他还特意给孙奶奶蒸了一碗嫩嫩的鸡蛋羹。
吃饭时,孙奶奶拉着何雨柱的手,眼泪汪汪的:“好孩子,你们都是好孩子……这饭,香,真香……”
连着走了三四家,何雨柱是走到哪儿,修到哪儿,做到哪儿,陈识则负责打下手和陪老人们唠嗑。
这事儿两人都没声张,但街坊邻居都看在眼里,消息自然也传到了街道办赵大娘的耳朵里。
赵大娘对自家妹子赵春华感叹:“你介绍过来的那个小陈识,是真不错。工作上立得住,为人还仁义,心里装着街坊呢。这样的年轻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