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家长里短
第三百零五章 家长里短 (第2/2页)再加上拌的凉菜,切开的“稻香村”点心,一顿丰盛而温馨的团圆饭就开始了。
饭桌上,气氛更加融洽。
赵国梁甚至拿出了自己珍藏的一瓶“直沽高粱酒”,非要和陈识、赵国栋喝两杯。
“来,小识,大爷敬你一杯!”
赵国梁端着酒杯,脸色泛红,语气豪爽,“祝贺你立功!也欢迎你们常来津城!以后到了津城,有事就说话!”
“谢谢大爷。”
陈识端起装着少许酒液的杯子,恭敬地和赵国梁碰了一下,辛辣的酒液入喉,带着一股暖流。
“好!痛快!”
赵国梁一口闷了自己杯里的酒,咂咂嘴,脸上红光更盛,“小识啊,不是大爷夸你,年纪轻轻,在公安战线就干出这么些成绩,还能想着把家里老人接进城,这份孝心、这份本事,难得!真难得!比你大爷我年轻时强多了!”
赵国栋也憨厚地笑着,给陈识夹了一筷子炒羊肉:“多吃点,小识,今天可累着了。这羊肉是你带来的,香着呢!”
陈桂芳见状,更是眉飞色舞,一边给王娟夹饺子,一边高声说道:“那是!我老陈家的人,个个都是好样的!我爹我娘要是知道小识这么出息,还不知道得多高兴呢!”
她这话既是说给自家人听,更是说给妯娌和小姑子听,那股子扬眉吐气的劲儿,藏都藏不住。
王娟看着儿子被大家真心实意地夸奖,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嘴上却还要谦虚几句:“三姐,你们可别这么夸他,他就是运气好,加上领导同事帮衬,年轻人还得磨炼。”
“诶,娟儿,这话我就不爱听了。”
赵国梁的媳妇,那位和善的大嫂笑着接口,“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关键是小识这孩子沉得住气,不骄不躁,我看啊,将来准有大出息!”
赵玉梅和她的教师丈夫也纷纷附和,饭桌上的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大人们推杯换盏,聊着家常里短,国家大事,孩子们则专注于眼前的美食,陈小莺和赵小红比赛谁饺子吃得多,赵建军一边扒拉着饭,眼睛还时不时瞟向陈识,满是好奇和崇拜。
老四被陈桂芳抱在怀里,用小勺子一点点喂着碾碎的饺子馅和柔软的糕干,吃得小嘴油汪汪的,不时发出满足的“啊啊”声,引得众人一阵欢笑。
这顿团圆饭吃了很久,直到窗外天色彻底黑透,桌上的盘子碗碟几乎都见了底,大家才意犹未尽地放下筷子。
在津城三姑陈桂芳家这顿饭,吃得是宾主尽欢,满屋子的欢声笑语几乎要掀翻屋顶。
饭后,一大家子人围坐在狭小却温暖的屋子里,继续磕着瓜子花生,喝着茶水,聊着似乎永远也说不完的家常。
从爷奶的身体、村里今年的收成,聊到陈识的工作、陈小莺的学习,再到赵国栋厂里的趣事、赵建军和赵小红的学业。
陈桂芳的嗓门始终是屋里最响亮的那个,时而拍腿大笑,时而感慨唏嘘,将这些年积攒的思念和牵挂,一股脑地倾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