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沅州少年 第三十六章,阳明门徒
第一卷:沅州少年 第三十六章,阳明门徒 (第2/2页)雕花木桌上早已摆满珍馐,青瓷碗里琥珀色的酒液映着烛火,酒香混着炙肉香气萦绕席间。
推杯换盏声渐起,宾主言笑晏晏。
酒过三巡,厅内觥筹交错的喧闹被一阵急促脚步声打断。
一名传令兵跌跌撞撞冲至堂前,铠甲缝隙渗着血渍,怀里死死护着个浸透雨水、边角磨出破洞的文书包裹。
“知府大人!加急边报!”
话音未落,他便单膝跪地,粗重喘息声在寂静的厅堂格外刺耳。
陆铭猛地拍案而起,朝师爷使了个眼色。
师爷三步并作两步抢过包裹,抖着手抽出一卷火漆封印的密函。
陆铭接过的瞬间,指尖突然僵住——烫金纹章上的蟠龙印赫然开裂,暗红血渍顺着纹路蜿蜒而下。
"咚!"
檀木座椅被撞翻在地,陆铭瘫坐在狼藉的酒肴间,文书在颤抖的指尖簌簌作响:
“这...这不可能!凌烟城城高墙坚,又有斩妖修士坐镇,怎会...”
夏明玥霍然起身,黑红色裙边扫落案上玉盏。
她劈手夺过文书,目光扫过斑驳字迹的刹那,如遭雷击般踉跄后退。”
素白指尖深深掐进掌心,指甲缝渗出细密血珠,而那双向来沉着的凤目此刻蓄满惊惶:“父亲...的戍边军...”
“大人!”
随行天宪卫慌忙扶住摇摇欲坠的她。
夏明玥强撑着站稳,从袖中抖出一只朱砂勾勒符文的纸鹤。
随着晦涩咒语从齿间溢出,纸鹤骤然化作赤芒,振翅划破夜幕直向京城。
"徐良、刘三宝!"
她猛地转身,发间银簪在烛火下泛着冷光,“你等稍作休整后,便带十骑星夜赶往凌烟城。切记!先摸清妖军动向,再用传讯符给我报信,”
喉间突然哽住,她死死咬住下唇才稳住声音,“还有...探听我父亲...是否.真的已阵亡沙场。”
说完这句话,众人只见她握紧腰间佩剑,指节泛出青白。
便能知晓她内心波澜是何等惊心动魄的。
即便在京城中因弹劾右丞相,被皇帝打入天牢,更是惨遭十指夹棍、烙铁灼身,这种种酷刑都没能让她弯下脊梁,或者流下一滴浊泪。
出狱后更是被闲置三年,同僚冷眼、下属轻慢,她依旧自我修行,精进。
书房里那盏常亮的孤灯,见证着她一遍遍研磨《阳明心学注释》的批注。
哪怕仕途尽毁,世人皆谤,她始终记得恩师章九川的教诲,记得初入仕途时立下的宏愿: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
这一切也只因她是阳明先生的门徒,而已。
如今得知父亲阵亡沙场,她强忍住内心的悲痛,暗暗祈求苍天保佑其父还生还着。
她回想起小时候父亲带着她读书,游玩,为她做饭,梳头……终是克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一行浊泪从眼角流下。
而她此行沅州城的目的,就是擒住白秋雨,带他回京城以赴皇恩。
半个时辰后,府衙正门外,夏明玥目送跟随她数年之久的天宪卫上马
“此行山高路险,你等务必小心。”
她伸手按住最前方儒巾百户徐良的马缰,目光扫过众人带霜的甲胄。
“我会在沅州城备好庆功酒,等你们平安归来。”
“大人珍重!”儒巾百户徐良猛然抱拳,铁护腕撞出清脆声响。
随行天宪卫纷纷拱手
“大人,请照顾好自己!”
“我们一定会把将军大人带回来的!”
……
这些天宪卫皆是跟随夏明玥多年,出生入死,共患难,情同手足。
总旗刘三宝朝夏明玥身旁的天宪卫,嘱咐道:“大人的安全就全托付给你们了,你们若是敢擅离职守或让大人受到伤害,我等回来定然不会轻饶你们。”
“宝哥,我等绝不会让大人受到半点伤害。”那名天宪卫小旗抬头应道。
“驾!我们走。”
儒巾百户徐良率领十骑踏着月光,朝长街更暗处疾驰而去。
夏明玥望着渐远的旌旗,直到最后一抹玄色消失在街角。
夜风卷起她的衣摆,袖中滑落半张泛黄的家书。
那是半月前父亲从凌烟城寄来的,墨迹里还带着塞外的沙砾。
她转身看向一旁的陆知府,目光如刃,“如今白秋雨身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