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无聊的战争
第31章 无聊的战争 (第2/2页)石守信像是想到了一件很可笑的事情一样,脸上的表情都有点扭曲。
“看了不会买,买了不会用,用了不知道的物件。
那……可不就是棺木嘛。”
杜预讪笑道,忽然,他脸上的笑容变得僵硬,愣在当场。
这个答案怎么看,怎么有点不太吉利。
棺木,是给死人用的!
“要不,去跟胡将军说说,明日不要配合蒋舒。”
杜预小声建议道。
石守信摇摇头道:“军中有钟会的耳目,若是此事爆出来,搞不好他还要兴师问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是啊,随他去吧。想了想,杜预还是放弃了之前的想法。
天塌了有高个顶着!还轮不到他们来遮风挡雨!
“只要钟会带兵入蜀,那么大将军就会猜忌钟会要不要据蜀地而自立,而钟会也会猜忌大将军会不会猜忌他,从而先下手为强造反。
这其中人心的算计,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说的。若是我们真的随军入蜀,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共同进退啊。”
石守信意味深长的说道。
杜预慎重点头,没有多言。咋说呢,现实的威胁在那明摆着,到时候什么军法,什么官职都没用了,就看谁能调度军队,谁手里的本钱雄厚,谁能当机立断掌握先手。
乱起来的时候,能信得过的,只有“自己人”!
……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
如果一个人知道明天就有可能死,那他今夜还睡得着吗?
不好说。
反正胡烈睡得挺香的,但初出茅庐的石守信和杜预二人都睡不着。
一来明日可能爆发战斗,二来则是忧心不久之后的伐蜀局势。
他们的心都没那么大,一夜都是满怀忧虑难以入眠。
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大营之中便鼓声大作。
“不好,点兵了!”
杜预面色大变,他跟石守信在这里商议也好,闲聊也罢,硬是守了一个晚上。没想到刚刚天亮,大营中突然点兵!
鼓声响三百下不到帅帐,视为慢军,那是要砍脑袋的!
杜预连忙出了军帐,拔腿就往自己的军帐跑。石守信麾下只有一百监军队的人马,自然是不慌不忙的下令整队。
点兵出发的时间,貌似比约定得更早一些。
石守信感觉有点奇怪,不过他还没参加过古代的战争,这两年也只是旁敲侧击的打听过一些过往的战例,所以打算不动声色观察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个年代的两军对垒,和《三国演义》中的情况有很多不一样的。比如说所谓“斗将”,在这个时代其实很少发生。
举例来说:关羽斩颜良,那也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乱军之中取其首级。大军对垒后冲锋,如果兵力劣势,士气又不行,将领有三头六臂也没用。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大营之中的鼓声一阵比一阵急促。
石守信整理好衣衫,不急不缓走入帅帐。只见胡烈已经端坐于主座,军中诸将分列两旁,陆陆续续有不少将领从营中各处赶来这里。
他径直走到靠近军帐入口的位置站好,随即低着头不说话,等待胡烈的号令。
鼓声停了以后,几名刀斧手持刀立于军帐外,若有迟到的将领赶来,不由分说便会直接拿下!
“胡渊,待阳安关中有兵马出,你带兵迎战。倘若敌军先锋持白旗开路,你则让开道路,放他们进来。”
胡烈对嫡子胡渊吩咐道。
他这道命令一下,众将都不由得打起精神,挺直身体听令,不敢懈怠。上阵父子兵,胡烈让他儿子打头阵,可谓是用心良苦,军中将校无有不服。
石守信在一旁暗暗观察,感觉又学了一手。即便是胡烈在杜预口中仅得到“莽夫”二字的评价,但其治军之法也颇有门道。
并非是读书少就不明事理,调兵遣将亦是熟练无比。。
“其余诸将随我在中军,压住阵脚。
杜预领本部人马殿后,石监军与之随行,若有逃兵,请执行军法。”
胡烈又下了一道命令,可谓是简洁明了。杜预是司马昭的妹夫,又不善战阵厮杀,怎么可能让他冲阵呢?
至于石守信这个监军,不提也罢。这两人和他们的部曲,作用类似于在大军后面当“督战队”的!再怎么样,也不可能让他们冲阵啊!
众将皆领命,鱼贯而出。
胡烈走到石守信和杜预身边,拍拍二人肩膀道:“你们就在大军后面等待即可,帮忙压阵,抓捕零散的逃兵,以及蜀军的溃兵。此战有蒋舒为内应,应该是无甚要紧,但也不排除会出什么意外。若是我军崩坏,你们不要想着支援,带兵回营固守即可。”
对于胡烈来说,石守信和杜预二人一定要出现在战场上,否则,就有处置不公的嫌疑,但也不能让他们真的提着刀冲阵。所以该怎么安排,这里头也有些讲究。
不得不说,胡烈临阵指挥还是有一手的,人情世故也熟得很。
“得令!”
石守信和杜预纷纷作揖行礼,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