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半场开香槟
第38章 半场开香槟 (第2/2页)司马昭摸着下巴上的胡子,笑着问道。
“知道,乃是魏兴太守刘钦麾下的郡国兵,出子午谷和钟会大军会合,但并不直接受钟会指挥。”
石守信面色坦然说道。
司马昭满意的点点头,指了指桌案对面的软垫道:“坐下说。”
石守信落座后,司马昭这才叹了口气道:“你先去找卫瓘送信,然后去刘钦大营,依旧是当监军。不过不再受卫瓘节制,而是直接只听命于我。有什么事,你可以跟刘钦商议。不,你可以直接命令刘钦替你办事。”
说完,司马昭将那封写给卫瓘的书信,以及一封新的委任状和一个腰牌。
腰牌正面:司隶台。
背面:从事史。
委任状则是盖着玉玺的圣旨,上面写:任命石守信为司隶台从事史,外派于伐蜀军中公干督军,刘钦部要无条件配合云云。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关键词:假节!
刘钦这个魏兴太守都没有假节,石守信这个监军居然有假节!这便是典型的以小制大,平时不管事,关键时刻可以出来扛事!
在这个时代,假节的意思是:平时没有权利处置人,战时有权斩杀犯军令的人。司马昭授予一个假节,压根就不是官职,是希望有事的时候,石守信可以出来抗一抗,没事的话,他也翻不出什么浪来。
简单的说,卫瓘此番让石守信来探路,也让司马昭感受到了这种油滑之人的不可靠。
换言之,在司马昭眼中,监军也需要有人监督啊!
反正,这多少都有点权力平衡带来的负面效应吧。如果司马昭亲自领兵伐蜀,那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下官明日便启程,大将军交待的事情,下官一定办好。”
石守信将信件和信物都收好,他发现自己的“假节”居然没拿到那根铜制节杖。此前在卫瓘那里见过,跟笛子差不多长,一头有红缨。
卫瓘是持节,所以有节仗。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如果假节也要拿根节杖,那持节岂不是要拿两根,不然怎么显示出区别来?
上位者们就是因为不想节仗泛滥了,所以才要“假”字一说。比如说这次伐蜀,邓艾假节,钟会也假节,互不干扰。
“嗯,去吧。”
司马昭没有废话,更没有什么“礼贤下士”的举动,直接让石守信离开了别院。
石守信这次送信回来,已经展现出了很强的把控时局之力,所以有必要考察一下。让他送信回去,作为一根钉子安插在伐蜀大军之中,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当然了,石守信如果将来要得到重用,那么第一个他要能平安回归,第二个他既然假节,那这一路肯定不会平静,必须得施展才华,方能保证自己活下来。
如今司马昭已经大权在握,他已经不需要如几十年前的司马懿那样,用心发掘如石苞那样的可用之人了。
第二天,石守信目送着司马昭带着曹奂这个天子,以及一干亲信离开长安,看着长长的队伍向东走远,心中很不是滋味。
一旁的孟观看到石守信脸上的表情,又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只好在一旁站着不说话。
“位卑者,听命行事,万事不由己。被人操弄如同提线木偶。”
石守信叹息道,一脸惆怅。
此刻他多么想跟着司马昭一起回洛阳,看看自己的老婆孩子。
哪怕回家看看也是好的。
可是没办法,他的行程已经被司马昭安排好了,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等伐蜀大军回归关中,你必能获得一官半职。”
石守信拍了拍孟观的肩膀说道。
“唉,我也没出什么力,实在是受之有愧。”
孟观摇头道,脸上有失望之色。
“呵呵,这不是还没到时候嘛,你以为我们回归大营以后,钟会要怎么想?卫瓘又要怎么想?”
石守信冷笑道。
被这话点醒,孟观的脸色瞬间就苦下来了,一副欲哭无泪的表情。
二人一边牵着马往西走,一边闲聊。
孟观低声问道:“石监军,钟会得知您返回大营,必定心生忌惮,卫瓘恐怕也同样如此。可是最妙的是,他们明明心里有鬼,却不能说出来,还要装作故意不知道。您去了汉中,只怕这些人都不会消停啊。”
现在孟观很为石守信担忧,也是为自己的前途担忧。
“谁说不是呢,我有这个傍身,钟会肯定不能杀我,但……罢了。”
石守信从袖口掏出那份盖了玉玺的委任状,递给孟观看,直接把孟观看傻眼了。
“石监军,您这……都假节了?”
他非常吃惊。
一般来说,假节之人,都是一军主将。石守信又没有军权,又没有朝廷任命的官职在身。
其实身份是很尴尬的。
“司马昭啊,都是把官位和权位都拆开了,授予不同的人。
领兵的人,没有指挥权。统兵的人,没有日常管理权。
还有监军,只能在军中出大事的时候说话,平日里连一兵一卒都无法调度。
是否假节,是否有临机决断之权,是否有正式军职,这里头门道太多了。”
石守信对孟观解释了一番。
“石监军,您可真厉害。如果大将军授予我同样的任命,我是一定不敢接的。
钟会的屠刀我都躲不过。”
孟观心有余悸道。
“如果世间万事都能逞心如意便好了,哪里会有那么多忧愁呢?”
石守信随口吐槽了一句。
世道就是如此,他哪里有得选!